
面对越来越舒适便利的生活,很多人却活得越来越空虚不满;当基本的生存已经不成为问题,如何安顿不安的生命却日益尖锐突出。
罗马天主教新任教宗良十四世的就职弥撒,5月18日在梵蒂冈举行。他形容推选他的枢机主教团,选择了一个“既有能力守护基督教信仰的丰富遗产,同时能展望未来,以应对当今世界的问题、关切和挑战”的人。
来自美国的枢机主教普雷沃斯特5月8日当选,成为教廷第267任教宗。对比同样来自美国的第47任总统特朗普,69岁的良十四世当选固然是世界大事,但这位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终究无法同世界第一强国的世俗领袖那样引人注目,尤其特朗普正在发动一场意图颠覆既有秩序的政治革命。
然而时代大变革的历史动力,来自润物细无声的思想观念等文化领域的改变,往往更甚于轰轰烈烈的政治波动。两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运动强调美国国家主权,反对后冷战时期左右世界政治数十年的全球化主流思潮。与此同步发生但波澜不惊的趋势,则在于美国乃至西方社会一股反世俗主义的文化传统回归现象,特别是重新审视西方基督教文明价值。这个大背景使得良十四世的当选更具深意。
被喻为英语世界21世纪“新无神论四骑士”之一的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道金斯,在2024年4月接受采访时,自称是“文化上的基督徒”,引发西方知识界议论。尽管这位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上帝的错觉》作者坚称,对基督信仰“一个字都不信”,但他反对伦敦官方以多元主义和进步包容之名,在复活节期间提倡回教斋戒月活动。84岁的道金斯说:“我认为我们在文化上是一个基督教国度。我自称是文化上的基督徒。”
见微知著,道金斯的说法有相当的民意代表性。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两大主流政党,因为无法阻止大量回教非法移民涌入英国,对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显得束手无策,为排外的右翼改革党提供迅速崛起的政治空间。但是更深刻的变化,却来自文化层面。由英国圣经协会委托舆观(YouGov)民调公司做的1万3000人的大型调查发现,基督教信仰在英国正经历一场“宁静的复兴”,定时到教堂参加礼拜的英国人,在2018年至2024年间猛增50%,其中18岁至24岁的Z世代更出现指数式增长,由4%飞跃至16%,而且男性更为踊跃。类似的现象出现在法国、比利时和挪威等欧洲经济发达国家。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大洋彼岸,自认为以基督教信仰立国的美国,在二战后持续壮大的世俗化进程,在2022年发生转折。自认“没有宗教信仰”的美国人在当年达到30%峰值,在次年开始下跌到28%,而且同英国一样,年轻男性回归基督教信仰的情况相当显著。
简单说,这或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物理现象。人类文明自工业革命开始,在物质上爆发史无前例的生产力,如今一个普通人所能享受的生活条件,恐怕是工业革命前的贵族都难以想象的。然而物质生活的发达却同时伴随着精神世界的萎靡,这个文化上的危机则表现在生命意义的失落。面对越来越舒适便利的生活,很多人却活得越来越空虚不满;当基本的生存已经不成为问题,如何安顿不安的生命却日益尖锐突出。发达社会普遍发生的孤独疏离感、精神疾病、毒品泛滥,甚至生育率崩塌,都是这一文化病态的不同呈现方式。
具体到宗教信仰,西方世界的宗教复兴更多是一种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以寻求对当下生命困顿的药方。英国舆观宗教调查报告就指出,更多人上教堂礼拜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报告说:“随着许多人在精神健康、孤独感和生活意义丧失方面挣扎,尤其是年轻人,教会似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我们发现,教会的信徒比非信徒更有可能怀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强的社区归属感。他们也不太可能经常感到焦虑或抑郁——尤其是年轻女性。”
表面看,西方人重返教堂做礼拜,似乎是对大量回教移民破坏基本社会文明秩序,甚至有鸠占鹊巢之意,如在基督教重要节日复活节期间提倡斋戒月,主张实行回教法等的政治反弹。对自身文化传统丧失信心和认同的西方世俗精英,对这种文化入侵手足无措,才会引发不信上帝的道金斯“文化上的基督徒”之叹。但深入观察,西方人反思自身基督教文明的价值,恐怕还在于对世俗主义最终走上否定客观是非标准的道德相对论,进而沦落到道德虚无主义深渊的警惕和逆反。
西方文明大体建立在基督教信仰的基石上,所以俄罗斯19世纪作家和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才会说:“如果没有上帝,一切都被允许。”例如西方现代文明立足于基督信仰所产生的对个体生命绝对尊重的价值观,已经被主流世俗主义多年的侵蚀而动摇。美国堕胎争议的极端化,已经到了要求临盆前的堕胎合法性;比利时、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瑞士对“主动安乐死”(相当于自杀)的事实合法化,被西方文化论者形容为“崇尚死亡的邪教”(death cult)兴起。
当代西方人反思文化传统所产生的宗教复兴,或许是对基本道德秩序的向往和追求。良十四世自许“有能力守护基督教信仰的丰富遗产”,因而让人产生无限的文化遐思。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文明能否振衰起敝,远比特朗普的政治革命更能化成天下。
(作者是《联合早报》言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