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办公室近来改订中国大陆品牌饮用水,岂料爆出造假风波。有供应商被揭发不但提供冒牌桶装饮用水,连水质检测认证也造假。受访学者认为,事件反映官方的招标制度出现漏洞,有必要改善。

港府各部门办公室过往一直向当地集团屈臣氏、太古可口可乐订饮用水,但早前宣布更换饮用水供应商。该订单为期三年,预料每年可以为库房节省1600万港元。

其中,投得港岛区和部分离岛共计5294万港元合约的鑫鼎鑫商贸有限公司,负责提供188万桶报称由乐百氏(广东)饮用水等三家公司生产的“鑫乐观音山”饮用水。

但有港媒发现,《人民日报》旗下的《健康时报》曾引述中国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通告称,在抽检中发现“乐百氏”饮用天然泉水可能致癌的溴酸盐检出值,比标准规定高出40%。

事件近日又出现新进展。港府物流服务署上周六(8月16日)宣布,由于未能相信“鑫鼎鑫”可以继续履行合约,即时暂停合约及报警。“乐百氏”也澄清,与“鑫鼎鑫”没有合作,指对方未经授权标注乐百氏为生产方,但对方负责人曾接触其公司索取水质报告。据悉,有人疑将报告交予港府,以证明其饮用水符合标准。

香港警方经调查在上星期天以欺诈罪拘捕一对夫妇,分别是“鑫鼎鑫”的董事及股东。警方也正通缉一名涉案的中国大陆男子。

其中,61岁负责人吕子聪被控欺诈罪,本周二(8月19日)由警车押送到东区裁判法院提堂。案件押后至11月11日审讯,被告还押候讯。案中同被捕的公司股东、吕子聪的57岁妻子陈碧琳,则获准保释候查,下月中向警方报到。

警方披露,在元朗一个货仓发现内藏近2600桶的饮用水。透过追溯物流供应链,得悉物流公司是经广东东莞樟木头一家水厂取得该批桶装饮用水,并经香港一个中转仓发送港岛及离岛各区港府办公室。初步点算,约三万桶饮用水已送达,官方上月先后两次对这些饮用水进行检测,最近一次于8月15日送往政府化验所化验,证实可安全饮用。

港府采购桶装饮用水怀疑被诈骗,引起全城关注,质疑有关部门在采购饮用水时没有做好把关工作。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周二回应事件时表示,由他主持的跨局专责小组将于本周内会开会,主动整体审视制度,以便日后优化及提升招标采购工作。

许正宇强调,招标价钱并非第一、也不是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虑。这次看到整件事是有问题及不足,要全面认真检视制度,找出制度当中的疏漏,积极应对。

香港经济学者徐家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商界企业一般会有采购清单,只向符合一定要求的供应商购买产品。港府这次为饮用水招标,竟然没有事先检查公司背景,结果出现问题,难免令形象受损。

他认为,港府应吸取这次教训,日后招标时要严格把关,要求竞投的公司必须符合基本的条件,否则不能入标。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