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逾六成工人极端天气仍上班 团体吁立法规管

香港极端天气频发之际,工联职安健协会的调查显示,六成工人在恶劣天气下仍需要上班,但多数雇主未提供交通或防护措施。协会呼吁政府强化工作守则宣传,并在必要时立法规管,明确须返工“指定人员”的定义与风险评估。

据《星岛日报》报道,香港工联职安健协会发布《恶劣天气及“极端情况”下上班问卷调查》,共访问621名工人。

结果显示,逾六成受访者在八号风球、黑色暴雨或极端情况生效期间仍需要上班,其中53.4%不知道在信号生效后四小时内通勤受《雇员补偿条例》保障,23.8%更被要求在信号解除后一小时内返回岗位。

调查还发现,51.6%工人表示雇主未提供交通安排,37.3%称雇主未进行风险评估,43.7%未获配发合适安全设备。28.6%未获特别津贴,54.8%若因交通问题无法上班,雇主也未作其他安排。

工联职安健协会主席谢爱红指出,调查结果反映雇主普遍忽视《恶劣天气及极端情况下工作守则》。她说,“指定人员”的定义不清,使不少市民不清楚自己需否应在极端天气期间上班,因此建议政府厘清标准、加强宣传,同时要求雇主在极端天气下提供交通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更应立法规管。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郭伟强则认为,政府应加强和完善工作守则,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并要求各行业落实风险评估。他相信政府若能超前部署,能更好保障市民的安全。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