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本周出访印度三天,将与印度高层再度举行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受访学者分析,新德里目前希望北京在两国有主权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地区减少驻军,预计双方可能在边界问题上取得小突破,为印度总理莫迪本月底访华铺平道路。
中国外交部星期六(16日)在官网宣布王毅应邀于8月18日至20日访问印度,期间将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印度外交部同日证实,王毅访印期间将与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及外长苏杰生会面。
王毅上次是在2022年3月对新德里进行一次未事先宣布的短暂工作访问,期间也会见多瓦尔,并同苏杰生举行会谈。
中印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边界划分多年持续不明确,两国2003年创立特别代表会晤机制,旨在探索解决框架。王毅与多瓦尔2019年12月在新德里举行第22次会晤后,两国军人2020年6月在边境西段的加勒万河谷爆发流血冲突,至少造成四名中国士兵与20名印度士兵死亡。
此后,两国关系一度跌入谷底,双方在边境集结重兵,并进行了30多轮谈判。
中印去年10月下旬就边境巡逻问题达成协议后,才让两军持续四年的对峙局面获得缓解。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和莫迪10月23日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峰会期间举行场边会晤,是两人时隔五年再次会面,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式解冻。
王毅与多瓦尔也于去年12月18日在北京重启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达成加强对边境局势常态化管控、细化边境管控规则等六项共识。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王毅此次访印的重点议题之一,是探讨如何在喜马拉雅边境地区减少驻军;该举动将意味着两国在恢复互信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林民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印度目前高度关注边界撤军问题,印中两国本周在新德里肯定会就此展开讨论,“但问题是撤军怎么个撤法?这肯定是很难解决的事情。”
林民旺指出,印度目前在边界部署的兵力实则八倍于中国,并希望一直在喜马拉雅地区保持绝对军事优势,“但中国怎么会允许印度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撤军问题)不会有大的突破。”
尽管如此,林民旺预期,双方还是可能在撤军问题上取得小突破,“中国可能会给印度一些姿态性的措施,不一定会一口拒绝(撤军),而是表示考虑进一步研究或沟通等。”
莫迪预计8月31日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如若成行会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届时是否出席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阅兵式也备受关注。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受访时分析,王毅此次访印三天,时间较长,预计讨论内容也较丰富。“边界问题之外,他此行更多是为莫迪到中国参加上合峰会做会前深度沟通,核心是要保障上合峰会圆满结束。”
张家栋指出,印度过去几次都没有完全支持上合峰会联合声明,王毅此行更多是为了解新德里的需求,“对联合声明这些关键文件有什么看法等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6日签署行政令,对印度输美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但张家栋分析,尽管美印关系因此遇冷,但双方主要战略基础和共识仍是平衡中国。“不要高估美印之间的分歧,经贸分歧肯定对双边关系有破坏,但目前来看还上升不到战略层面。”
他认为,如果今年的上合峰会声明“语言上升到有反美色彩的话,印度是不会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