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讯)中国官媒针对近日有关“全民强制社保”的社会话题,指出缴纳社保本就有强制性,少数自媒体为博眼球,冠以“全民”“强制”“新规”等字眼,误导公众、制造混乱。
中国社保强制缴纳政策从9月1日起生效,任何规避缴纳社保的用工协议或承诺,都将被认定无效。有质疑者认为,官方强制缴纳社保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扩大社保的资金池,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评论部星期六(8月16日)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所谓“全民强制社保”,不可误读政策、误导公众》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发布强制缴纳社保的司法解释,没有创设“新规”,而是统一司法裁量标准,以消除各地司法实践中的分歧。
文章还指出,按照中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规定,缴纳社保本就具有强制性,并非现在才“强制”;规定也不是覆盖“全民”,而只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一些劳动者对加入社保心存疑虑,是担心制度红利被企业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消解,因此政府得主动作为,让司法实践的执行力度足以消除现实顾虑。
文章说,社保是“未来入场券”,企业不靠避缴社保而是在其他方面锻长板、练绝活,才能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文章坦言,也须正视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协助企业纾困的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章形容社保是“消费催化剂”,当社保为个人提供了医疗、养老、失业等兜底保障,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会下降,就会将更多收入用于生活改善等消费。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