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线上线下销售多年持续下滑,丹麦珠宝制造商潘多拉(Pandora)据报正在考虑重组其在中国的业务。
路透社星期五(7月11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潘多拉正与中国本地基金与电商合作伙伴进行洽谈,计划以品牌授权方式,将其在华全部资产,包括现有库存,在未来五年内转交经营。
与许多在华运营的跨国消费品牌一样,潘多拉在冠病疫情后面临消费疲软,而房地产危机波及整体经济,更是加剧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困境。
此外,潘多拉还面临电商领域竞争加剧,本土数字化品牌崛起,以及消费者偏好转向黄金与高价值珠宝等挑战。
潘多拉发布声明回应此事时说,公司意识到需要在中国重新定位品牌,目前正在推进业务重整,“但这需要时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珠宝市场,我们仍然完全致力于在华业务的发展。”
声明未就公司在中国的具体重组计划作出回应。
交易所文件显示,潘多拉在中国的营收从2019年的19.7亿丹麦克朗,降至2024年的4.16亿丹麦克朗,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从11%跌至约1%。
潘多拉此前也宣布,今年将在中国关闭50家门店。
自2022年以来,潘多拉中国区业务已更换三任负责人,现任董事总经理克努森(Thomas Knudsen)于今年1月上任。
罗兰贝格上海办公室执行总监Jonathan Yan认为,考虑到当前业绩趋势与整体消费低迷,潘多拉若要寻找投资人或品牌授权合作伙伴,可能会很困难。
他说:“我不认为财务投资人会对这样的资产感兴趣。但一些追求高利润品牌运营权的电商合作伙伴,可能会感兴趣。”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