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发展电动车电池回收 中资技术成关键推手

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发展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以完善电动车生态体系,中资企业在这过程中通过资金和技术起到助推作用。

电池回收是确保电动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印尼自2022年出台电动车产业发展路线图至今,电池回收工作的发展步伐滞后。一些被诟病的不足之处包括电池废料没有安全和妥善处理,以致有害物质引发社区健康问题;电池废料处理的相关条例不完善,以及处理设施不足,致使运送废料成本偏高。

印尼智库必要服务改革研究所(Institute for Essential Services Reform,简称IESR)电力系统与分布式能源研究员法里斯(Faris Adnan Padhilah)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印尼若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电动车枢纽,回收工作会非常重要。目前在监管框架、技术能力、可获得的废旧电池数量、商业模式等方面仍有不足。”

日惹加查马达大学(Universitas Gadjah Mada)化学工程教授英德拉(Indra Perdana)指出,印尼政府正加速推动电动车产业,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但电动车和电动车电池的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电池回收并未达到经济效益。

英德拉也说,监管方面,政府目前没有授权任何人负责电池回收过程中的分类、拆解、金属提取等步骤,“废旧电池只被当作是须特别处理的一般有害废料”。

中资企业投资电池回收项目

近期有迹象显示,印尼政府有意在电池回收方面做得更多。6月底,印尼国有电池公司与中国宁德时代合资的电动车电池厂动土,合资项目包括在西爪哇省建厂生产电池,以及在北马鲁古省哈马黑拉岛(Halmahera)建造镍矿提炼设施。在北马鲁古省的项目也包括电池回收厂,到了2031年每年可生产2万吨硫酸盐金属和碳酸锂。

中资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为印尼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提供助力。电池回收商格林美(GEM)计划在中苏拉威西省桑巴拉吉村(Sambalagi)建设国际绿色工业园(International Green Industrial Park),与印尼企业携手开启绿色镍资源项目。

园区占地18平方公里,格林美初期将投入20亿美元,项目总投资额超过80亿美元。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今年5月受访时说,要把中国的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带到印尼,建设先进的绿色园区。

“我们的理念是将来把印尼的镍资源卖出去,把镍资源从全球收回来,形成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循环多少,最后让印尼的镍资源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平台,与印尼政府和其他合作方今年5月24日至26日召开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联合早报》与其他中外媒体应主办方之邀,参观了格林美与中国中南大学和印尼万隆理工学院在万隆设立的中印联合研究实验室。

获格林美投资3000万美元的实验室去年8月成立,目的是培养在地的新能源材料和冶金技术人才。截至今年5月,已有30名研究生在实验室展开研究,取得150项专利。

被问到如何看待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的危与机时,许开华表示,对在印尼投资充满信心。他说:“我们不管局势,就管在印尼投资能不能发展……印尼有镍资源,有非常好的优势,新能源在印尼发展前景广阔,将来的新能源材料产业、电池产业、汽车产业在印尼都会有很好的竞争力。”

学者预见,中企接下来在印尼电动车电池产业会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法里斯说,中国在新科技方面领先全球,也有很多中企已经是电动车产业的佼佼者。

英德拉则说,电动车电池回收过程的工业化仍需要巨额投资,并且依赖外资。“我们也应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电池回收领域展开合作。”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