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行政院上周通过《因应国际情势强化经济社会及民生国安韧性特别条例》,国防部长顾立雄在会后表示,透过这次特别预算,军方的战备存量将从30天增加至120天,让包括一年期义务役在内的后备战力得以提升,并整建训场、各式弹药屯储,确保拥有作战韧性。
台湾国防部战略规划司司长黄文啓星期二(9月16日)于国防部记者会中进一步表示,在中共强化海上封锁能力下,军方将优先筹获油料及饮用水等战备物资。
黄文啓说,其他项目包含零附件、弹药及粮秣,都必须有适当的储存条件,因此在特别预算中,大部分的预算会用于战库、粮库、零件库,以及相关库存设施的兴建与整修。
外传国防部日前已向行政院提出《不对称作战及作战韧性特别条例》草案,总金额将逾一万亿元以上,并以七年为期跨年编列,将创下台湾特别预算金额最高的纪录。
黄文启证实这项草案确实已送交行政院,但相关预算金额与执行时程仍在讨论中,待行政院确定后,再择期对外说明。
台湾国防部星期二公布“当危机来临时,台湾全民安全指引”,配合政府推动的全社会防卫韧性理念,提供民众相关应变资讯的指引。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台湾国防部同年4月首次发布《全民国防手册范本》,被舆论批评内容不符战时紧急状况需求。2023年6月公布第二版《全民国防应变手册》,增加“敌我识别”章节,纳入中国大陆的解放军军服、臂章等服饰,教导民众辨别,但有军事迷指识别敌军的四种迷彩服装样式全部错误;第三版则取消“敌我识别”内容。
台湾国防部全民防卫动员署物力动员处处长沈威志表示,敌我识别属于专业领域,实际上民众在战时环境下难以分辨;而且敌军可能刻意穿着台湾服装,混淆视听,若强行辨识恐增加风险。国防部建议民众,若在危险区域遇见军队,应立即远离或躲入建筑物内确保安全。
对于第三版全民国防手册为何没有“中华民国”?沈威志解释,台湾是非常好的字眼,是2300万同胞最大公约数,爱护台湾就是爱护“中华民国”,更何况这本手册是安全指引。所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应该没有分中华民国或台湾。
他说:“我们为什么要在平时公告这本手册?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为了告诉民众,平时就需要做好准备,当危机来临时,才不会不知所措。”
沈威志强调,“越早准备,就越安全”。他建议民众拿到手册或从网站下载后,可根据个人或家庭的需求做准备,贴在个人急救避难包里,并存放在明显位置,有助提升危机来临时的生存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