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以物物交换规避西方制裁

(莫斯科路透电)自2014年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和2022年俄乌战事爆发以来,美欧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2万5000多项制裁。为了规避西方制裁,俄罗斯对外贸易中重新兴起自1990年代以来未见的物物交换现象。

路透社根据贸易消息人士提供的信息、海关报告和企业文件,确认了八笔物物交换(barter)的交易,包括以俄罗斯小麦换取中国汽车、用亚麻籽换取中国建筑材料和家电、用金属换中国机械、用原材料换中国的服务。

知情者透露,根据俄罗斯乌拉尔地区2004年的一份海关报告,其中一笔用亚麻籽换取中国商品的交易,估计价值约10万美元。

路透社上月也曾报道,中国海南龙盘油田科技有限公司正寻求以钢铝合金,换取船用发动机。

美国在2022年将俄罗斯银行踢出国际支付系统SWIFT,并于去年警告中国的银行不要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的银行害怕被列入欧美制裁名单,所以不接受来自俄罗斯的资金。

俄罗斯经济部去年发布一份14页的《对外易货交易指南》,指导企业如何通过这种交易方式规避制裁。经济部甚至建议为物物交换设立交易平台,并指出物物交换让企业无需通过国际交易,也能与外企交换商品与服务,免受制裁限制。

路透社指出,由于以物换物交易缺乏透明度,所以无法确定这类交易在俄罗斯经济中的整体规模,但据三名消息人士透露,这种做法有增加的趋势。

俄罗斯海关在回应置评请求时,证实俄方确实与不同国家通过以物换物交换了“各种各样的物资”,但它表示这类交易在整体外贸合同中的比重微不足道。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