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俄罗斯在5月9日举行纪念活动,中国将在9月3日举行。战败国日本也预定举办诸多活动纪念战后80周年。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关于战后80周年会发表怎样的首相谈话或“见解”。迄今为止,有1995年战后50周年的村山谈话(村山富市)、2005年战后60周年的小泉谈话(小泉纯一郎)、2015年战后70周年的安倍谈话(安倍晋三)三位首相发言,均展现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态度。对这些谈话毁誉参半,众说纷纭。
2007年4月12日,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并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高度评价村山谈话、小泉谈话。温家宝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政府和日本领导人多次在历史问题上表明态度,公开承认侵略并对受害国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积极评价。我们衷心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相关的表态和承诺”。这些话显示,至少在2007年时,围绕日中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达成了一定的相互理解。但是,这种相互理解并没有在之后得到传承。
2015年8月的安倍谈话,延续之前谈话中所说的关于日本对外侵略和殖民地统治的反省和道歉,同时也谈及二战前期的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约1930年前后)偏离与国际社会合作的道路,但讲话重点是战后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历程和国际贡献。在日本国内,也有观点认为,安倍谈话中围绕历史认识的问题已经告一段落,但石破茂对此质疑。
石破茂政权能持续到何时还不清楚,但他本人可能在战后80年做出某种表态。不过,要在继历代首相谈话之后提出第四个谈话,因准备不足而有些困难。实际上,谈话也分两种,一是要经过内阁会议批准,基本上会被后续政府传承的“首相谈话”,二是不经过内阁会议批准,也不一定会被后续政府传承的“首相个人的谈话”。这两种谈话虽然因时间关系难以准备,但石破还是希望能留下几句话。就目前来看,他可能以致辞的形式,发表没有经过内阁会议的批准,也没有约束力的首相“个人见解”。他没有在8月15日发表见解,可能会在9月2日日本投降纪念日表态。
就因如此,石破在8月6日广岛、8月9日长崎的核爆纪念日发言受到关注。实际上,石破与历代首相有所不同,他呼吁国际社会在《核不扩散条约》框架下,努力实现一个“没有核战争、没有核武器”的世界,并对核战争的危险发出了警告,还两次朗读原子弹受害者、和歌诗人正田筱枝的短歌:“我猜想粗粗的骨头是老师的遗骸;细小的骨头聚集在老师身边。”这首歌描写在老师的粗骨头旁边,聚集很多细小的孩子遗骨,让人不难想象,在原子弹爆炸瞬间,孩子们聚集在老师身边的情景。这也彰显石破心系原爆受害者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石破的致辞稿内容酷似今年8月一位评论家发表的文章。可以推测,他以这位评论家为核心,准备战后80周年发表的见解。石破提倡“验证历史”的必要性;另外,他也认为安倍谈话中的“终战”一词应该是“战败”。但是,他同时透露准备发表的见解将延续以往的谈话内容。关于石破要发表的见解,有很多不同意见。特别是支持安倍谈话的保守派政治家,反对声非常强烈,但民主党前首相野田佳彦等人支持在战后80年提出见解。野田也期待石破提出这样的见解,会造成自民党内部出现争议。如上所述,石破政府不知道能维持到何时,是否会发表见解。但是,日本战后80周年的主要话题之一,无疑是围绕他可能发表的见解展开的。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