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卫生部长小肯尼迪近日宣布停止对全球疫苗联盟(GAVI)的资助,引发美国医疗和科学界的反弹与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美国的资助占GAVI资金约13%,其他国家要筹集不易,一旦真的停止拨款,GAVI未来五年周期的资金来源短缺,将影响数十个国家约7500万儿童的疫苗接种计划,专家估计可能导致120万儿童死亡。
小肯尼迪长期怀疑疫苗安全性以及美国制药公司和政府利益关系不透明等问题,他从政前领导的儿童健康防卫组织,长期宣称疫苗可能导致自闭症、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爱之病无关等阴谋论,有一定的支持者。就任卫生部长以来,他的个人信念被科学界普遍驳斥仍坚持付诸政策。自他上任以来,今年春天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带已经暴发麻疹疫情,一些病患家属甚至采用小肯尼迪推荐的维生素A代替疫苗接种。面对疫情,小肯尼迪说辞反复,虽有退缩迹象但不愿改口呼吁民众接种。这种不鼓励接种疫苗的态度一旦在美国进一步普及,可能加深美国社会所谓“疫苗犹豫派”的底气。据估计,这些人群占美国两三成人口,专家担心,如果他们走向不接种的反科学极端,许多本来已经受控的疫情如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问题可能卷土重来,后果难料。
美国有一派人对疫苗的情绪在冠病疫情期间特别高涨,一个主要原因是冠病疫苗在初期虽然经过完整的三期临床试验过程,但过程被加速,如今已经根据广泛长期数据加以优化。传统疫苗如MMR等,不但经过多年考验,也已经在全世界普遍推广并证实有效降低感染率,这一派人仍然根据极少数有争议的假说、个案甚至是过时的数据,持续做出极端的延伸和有意无意的误读,甚至以“疫苗自主”等自由、人权的理由包装,其中也凸显对体制的不信任。小肯尼迪在6月9日即撤换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属下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所有成员,换上几名和他一样的反疫苗者,引发美国科学界强烈反对至今。
怀疑疫苗或不鼓励接种的态度,不仅将影响“疫苗犹豫派”的认知,也可能因为官方不推荐,导致美国保险公司不给付疫苗费用,接种率降低,尤其中低收入群体受冲击最大,本来可预防的疾病,在未来几年再次暴发的可能性提高,美国社会将被迫承担难以估计的健康后果。此外,由于美国和CDC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他们的消极态度,也可能让国际社会少了一个指标性的卫生依据。
GAVI主要是为低收入国家提供关键疫苗,其他赞助者如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英国正试图填补缺口,但美国的行动会引发多少赞助者跟随仍未可知。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以减少弊端为由,终止美国国际开发署大部分的对外援助计划,也大幅缩减各种援助的覆盖面,美国也将在明年1月22日正式脱离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原本贡献世卫约18%预算,这笔资助的流失,已经迫使世卫开始削减开支。医疗援助对于落后国家人命至关重大,特朗普政府似乎不考虑卫生领域在国际政治中的复杂角色,有意放弃领导,这点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对世界造成真空状况,重挫美国在全球卫生事务的领导力和公信力。
对中小国家来说,美国在卫生领域连串决策所造成的影响,说明政府领袖必须基于科学做决策,也必须及时回应社会上的阴谋论,避免涉及科学的言论扩大传播乃至定型,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谨慎负责,公共卫生事务应该有独立专业的决策机构,不受政治领袖个人信念所左右。此外,需要国际援助的国家必须来源多元化,而不能单靠一两个大国,有能力的国家则应加强疫苗等关键医疗的自足。未来几年的国际卫生状况,亟需更多国家的人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