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发:预防青少年滥用毒品重在家庭对话

滥用毒品并非总是始于有意为之,往往是受到外界影响所致。这包括孩子听到的、在网上看到的,以及在无人引导时他们如何理解这些信息。即使新加坡继续保持全球最低的毒品滥用率之一,也必须关注年轻人如何看待毒品,以及成年人应该如何应对。

根据中央肃毒局2024年的报告,在首次被捕的吸毒者中,52%在30岁以下;未满20岁的初犯则增加近30%,年龄最小者仅13岁。除此之外,全国防止嗜毒理事会(NCADA)2023年的全国毒品认知调查显示,年轻人对毒品,尤其是大麻,持有更包容的态度。只有79%的受访青年认为应继续禁止大麻,而成年人的这一比率为96%。

这些变化反映更广泛的全球趋势。联合国的2025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全球有3.16亿人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毒品。毒品使用的增长速度超过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表明毒品蔓延的程度令人担忧。报告也指出,年轻人使用毒品的频率至少与成年人一样高,并且在使用时面临更大的健康威胁。考虑到网络和大众媒体支持毒品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一点尤其令人担忧。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毒品的态度,并淡化毒品的危害。

虽然执法仍在新加坡的毒品管制策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不能是唯一的支柱。预防必须从早期开始,并且必须从家庭开始。

NCADA的同一项调查发现,大约92%与父母谈论过毒品的年轻人表明,他们因此而不敢尝试毒品。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发现,表明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个人关系,可能比正式的宣传活动或法规更有效。当年轻人得到来自他们信任的人的关心和指导时,通常比警告或统计数据更能触动他们。

许多家长告诉理事会成员,他们不确定该如何或何时开始这些对话。 理事会成员拉温德兰·纳加林甘在各小组和论坛的推广活动中指出,许多家长可能难以开始这些对话,尤其是在毒品滥用等难以启齿或不熟悉的话题上。 因此,NCADA继续支持各项工作,以增强父母的信心,引导他们的孩子进行公开、诚实的讨论。

即使是些轻松、非正式的交流,例如回应新闻中的某个事件,或询问最近的活动情况,都可以打开对话的窗口。这些时刻有助于建立孩子的信心和韧性,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独自面对挑战。

理事会成员也参与了提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的全国对话。例如,陆志强博士参加全国性的播客讨论,强调早期亲子对话的价值,以及为什么这些对话必须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调整。预防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强调,沟通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对话应该是持续的、适合年龄的,并以孩子们能理解的价值观为基础。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这些对话也应该随之演变。最重要的是,年轻人感到被倾听、被支持和被引导,而不是被评判或被忽视。

理事会成员S·B·维克内桑也回忆起一个案例:一名青少年因吸毒被发现,但最终逐渐扭转了自己的人生——不是通过惩罚,而是父亲的默默坚持。通过专注于分享膳食和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等微小而持续的努力,这位父亲慢慢重建与儿子的信任。这种稳定的陪伴,给了男孩重拾信心并摆脱不良影响的空间。这提醒我们,家庭中的情感联系可以是一种强有力的预防形式。

在国际禁毒日已过去,青年节到来之际,这及时提醒我们,预防不仅仅关乎政策,更关乎人。在NCADA,我们与社区伙伴合作,提供资源以支持家庭进行这些重要的对话。我们还投资于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年轻人对毒品的看法,并制定应对新兴趋势的国家策略。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对毒品说“不”,而是帮助年轻人了解毒品的危害,提出问题,为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越早开始这些对话,韧性的基础就越牢固。

如果想要保护下一代,就必须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家里、在学校、在网上,以及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陪伴在他们身边。通过坦诚的对话和持续的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清晰地认识问题,并有信心做出健康、明智的决定。

作者是全国防止嗜毒理事会主席

黄金顺译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