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香港新一届立法会选举,但至今仍未有人公开宣布参选。自称“唯一非建制派”的社会福利界议员狄志远,据悉弃选机会较大。一些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二代”背景的区议员,则蠢蠢欲动,有意竞逐立法会选委界别议席。
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12月7日举行,提名期于10月24日展开。年逾七旬的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以及刚满70岁的资深议员马逢国,早前双双突然宣布退下火线,令人关注年逾70岁的议员今年是否不能连任。
《香港经济日报》周五(10月10日)报道,上一届立法会选举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届,10个地区的20个直选议席,区区有竞争;占30席的立法会传统功能组别,也破天荒全数有竞争。消息指出,本届立法会选举预料与上届一样,各地区选区和组别均有一定竞争。
报道引述政圈传言指出,不少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都对立法会选委界别“有兴趣”,特别是上届一些败选的人士,有意卷土重来。例如,上届在新界北地区直选中败北的沉豪杰、在批发及零售界落选的林志颖、在选委界落败的孙伟勇等。教联会黄锦良、民建联朱立威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也传出有意出战选委界。
另外,不少“政二代”的区议员也有意竞逐立法会选委界,例如香港友好协进会会长谭锦球之子、本身是新社联理事长的北区区议员谭镇国;九社联理事长王惠贞女儿、九龙城区议员黄文莉。
香港《星岛日报》则报道,自称“唯一非建制派”的社福界议员、新思维主席狄志远,近日已向党友透露未必争取连任,最快周五与党友开会讨论并作最终决定,预料弃选机会较大。
“香港01”周五引述狄志远的回应称,预计自己会在一周内公开最终决定。他形容,相关问题“估计有挺大的争议性”。
狄志远表示,若自己不再参选,或会推透党内年轻人参选。他透露,新思维目前有三个心仪候选人,但因资源不足,筹款成果不理想,只能支持一人参选,“若自己参选,年轻人就没有机会了”。
作为立法会“唯一非建制派”,狄志远认为在四年任期内没有感觉压力或尴尬。他认为,《香港国安法》颁布后政府希望可以“和谐”、“声音不要太杂乱”,“但只是过渡期,将来必然是多元声音的社会”。
他表示,如果自己弃选,将来将继续进行非政府组织工作,继续摄影、画画等兴趣,或是与孙儿去旅行。
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讲师孔永乐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如果狄志远不参选,意味着中间派在香港政坛已没有空间,特别在目前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情况下,香港立法会议员需要坚定拥护“一国两制”及《基本法》。估计当选的非政党人士与传统建制派的政治立场分别不大,日后中间派需要在政治议会外寻找生存空间。
孔永乐认为,若未来立法会多了全国人大代表及政二代,好处是他们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的政界有充足的经验及人脉,对于日后的议会工作及公共服务会有帮助,但坏处是给予香港市民感到“离地”及权贵的印象。“他们日后需要与群众有更多的接触及服务,并在议会内提出具体方案,提升香港的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