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已明确从今年秋天起,实行中小学“春秋假”。
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星期二(9月16日)发布的消息,中国商务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推出19项措施扩大服务消费,包括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等。
在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方面。措施提出,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湖北恩施州政府办公室8月25日印发通知,明确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每年春季学期放一次春假,秋季学期放一次秋假,春假和秋假时长均不少于一周。
广东佛山市教育局8月11日印发通知,明确2025/2026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其中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至14日;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共两天。
杭州学校自2004年起实施春秋假至今已逾20年,杭州市教育局今年4月发布通知,春秋假原则上各三天,学校可利用其中一天,组织学生开展春秋游、运动会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各地将春秋假与法定节假日相连,形成更长的连休期,便于家庭安排外出活动。
此外,海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和贵州省等也在今年宣布,探索中小学春秋假制度。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