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胡志明市要发展成东南亚国际大都市

越南政府提出了胡志明市发展的新愿景,即在进行省级行政单位合并的改革后,新胡志明市将成为“东南亚的国际大都市”。受访学者认为,新胡志明市的职能增加,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构成了有别于本区域其他大都市的优势。不过,新胡志明市依然面临从基础设施到治理体系等多方面的挑战,须拥有超越经济引擎的角色,才有机会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

越南国会6月12日通过合并省级行政单位的决议,将省市数量从63个减少到34个,包括28个省和六个城市。其中,胡志明市将与相邻的巴地头顿省和平阳省合并。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6月18日在会议上说,上述三省市的合并标志着越南城市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这是发展空间的全面重构,越南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支柱汇聚在一起,形成集金融、工业和港口于一体的超级城市。”

根据苏林的说法,新胡志明市将被规划为一座智慧、绿色、创新的国际大都会,以及一个集金融、贸易、物流、高科技产业和海洋旅游于一体的区域枢纽。

胡志明市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7%,占全国总量约14.6%,排名第一。(法新社)

汇集多项职能构成独特优势

合并后的新胡志明市面积增加两倍多,达到约6770平方公里,略大于中国上海市,或相当于九个新加坡,人口超过1400万。

商业咨询公司协力咨询管理亚细安地区主任福斯特(Marco Foerster)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这为胡志明市多中心结构的规划提供灵活性,并能促进卫星城和专业园区的发展。

胡志明市、巴地头顿省和平阳省均拥有各自的显著优势。胡志明市既是越南的经济中心,也是最具活力的创业中心。根据创业生态评估机构StartupBlink的报告,胡志明市已连续四年在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排名中稳步上升,特别是在金融科技领域增长迅猛,正成为亚洲地区备受关注的初创企业目的地。

平阳省是越南工业重镇,目前有29个集中工业区,总面积近1万3000公顷,平均入驻率超过94%,位居全国第一。巴地头顿省的盖梅—施威港是越南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能让直达欧美的集装箱船停靠,确保新胡志明市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个地区的协同效应为新胡志明市发展为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斯特说:“胡志明市的金融和商业领先地位、创新和高科技中心,平阳省强大的工业系统和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以及巴地头顿省重要的深海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融合于一体,助力打造一座‘三足鼎立’的城市。”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阮克江受访时说,胡志明市具备多项关键职能的特点,在东南亚是少见的优势。

“将金融、物流、制造和创新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城市经济空间中,加以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和体制改革推进,胡志明市的增长潜力将加速释放。”

滨城站是越南胡志明市第一郡的地铁站。胡志明市的基础设施已显著超负荷,引起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档案图片)

胡志明市需更多决策自主权

不过,新胡志明市面临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苏林指出,胡志明市的基础设施已显著超负荷,引起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胡志明市、巴地头顿省和平阳省是越南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近50%的私营企业集中于此,消除制度、土地和资金方面的障碍,对于释放私人领域的潜力至关重要。

解决这些需要治理模式方面的改革。阮克江说,制约胡志明市发展的一大因素是自主权不足。“胡志明市需要类似上海等城市所享有的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实施自身的政策,尤其是在规划、土地管理和公共投资方面。”

资金是另一大问题。胡志明市发展研究所前所长陈黄银在6月18日的研讨会上说,仅目前的胡志明市,到2030年就需要约1000万亿越南盾的公共投资,其中一半预计来自土地财政。如果收入减少,地铁等重点项目将受到影响。

阮克江指出:“胡志明市须要保留更多本地收入,用于交通、住房和气候适应性建设。否则,其经济增长将受到官僚主义瓶颈和财政依赖中央政府的制约。”

若想成为东南亚的国际大都市,胡志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经济发展,它还必须发展成一座全面宜居的城市。

阮克江指出,这包括高效的交通、社会住房、绿地、包容性的服务和气候适应能力。“胡志明市地势低洼,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和热浪。解决其脆弱性对于维持长期增长和宜居性至关重要。”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