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在野党民众党在双十庆典前夕表示,面对失能的少数政府造成台湾持续空转内耗,民众党将以“政策优先、理念协调、人事最后“为核心,组成为理念而合作的执政联盟,率先于2026年地方选举实践联合治理的理念。
台湾2024年大选前,最大在野党国民党曾与民众党商议联合参选正副总统,但功败垂成,民进党籍的赖清德以40%选票当选总统,立法院呈现三党不过半的局面。
赖清德未与在野党协商便任命卓荣泰为阁揆,法案和预算都因朝野对立无法顺利推行。民进党推动大罢免欲改变朝小野大的政治结构失败后,朝野僵局依旧。国民党和民众党都有意在2026年县市长选举合作,为2028年大选组“联合政府”奠基。
民众党星期四(10月9日)举办“联合政府与台湾民主的进阶尝试”论坛,邀请多名学者提供建言。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致词时,提及创党主席柯文哲两年前就倡议“联合政府,团结台湾,还权于民,保障多元”的理念,要终结无权无责的独裁总统制。
他表示,面对国际与内部日益严峻的挑战,唯有制度化的联合政府,让政策透明,才能避免少数政府藉由仇恨撕裂社会的恶质风气,真正团结合作。
黄国昌强调,民众党将以两项核心价值实践联合政府:一、联合政府是政策价值的追求,而非政党利益的结合;二、未来即便有机会与他党组成执政联盟,民众党也不会放弃监督者的角色。
文化大学国家发展及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曲兆祥引用过去深绿的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和意识型态截然不同的深蓝新党喝“大和解咖啡”,以及同属蓝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的国亲联合协议两个失败例子指出,前者是因为政策理念差异太大,没有互信基础,后者是因为国民党未兑现大多数承诺。
他说,蓝白(民众党)要在2026年地方选举合作,但民众党想在全台22县市推出候选人是很不务实的。他抛出新的思考方向,“县市首长不行,副县市长可不可以?局处首长可不可以?让民众党学有专精的年轻人(在国民党执政的县市)有所历练,一点一滴往前走”,先由两党智库协调彼此的政策与理念,最后再谈人事。
东海大学法律系退休教授林腾鹞直指现今中央与地方权力失衡,该依法编列的预算却不编列,这不是主权在民,“而是主权在党,更坏的是主权在赖,特别是在耍赖”。
林腾鹞说,赖清德2019年担任行政院长时,曾提出要恢复立法院的阁揆同意权,民众党应主动提出修宪,要求赖清德兑现承诺,否则就是政治背信。
他强调,联合政府不应只是政治口号,而要从修宪、修法到修文化三管齐下,才能让台湾民主重回法治正轨、落实主权在民。
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苏子乔也建议,台湾宜在半总统制的框架下推动偏内阁制的宪政实践,以制度化方式化解行政与立法长期对立的僵局,立法院“要坚持多数组阁原则,让行政权真正回归民意监督与民主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