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总统赖清德声望再创历史新低。仅三成三受访民众赞同他处理“国家大事”等方式。

综合台湾《联合报》和Newtalk新闻网报道,台湾民意基金会星期二(9月16日)发布最新的民调结果,针对总统赖清德上任已一年多,是否赞同他处理国家大事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与政策的提问,32.7%受访民众表示赞同,57.8%表示不赞同。不赞同者比赞同者多25.1个百分点。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指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约等于19.5万人,25.1个百分点的意思是,当前不赞同总统赖清德执政表现的人已多过赞同者近约500万人。对上任16个月的赖清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政治挫败,台湾人民对他原本深厚的善意储藏,正日渐单薄,甚至有见底之虞。

赖清德9月声望下滑0.6个百分点,7、8月累计下跌15.4个百分点,即三个月内流失16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约等于19.5万人,16个百分点等于流失超过310万人支持。

游盈隆将赖清德声望不见起色,归结于七个原因,即7月26日与8月23日两波罢免失败,社会归罪赖清德与执政的民进党;台美关税谈判前景不明带来强烈经济冲击,让人民对政府渐失信心;柯文哲案疑云满天,侦办与审理过程争议四起,令人民对司法疑虑渐深;7月初丹娜丝台风及两次严重水灾,重创人民对赖清德应变能力的信赖;卓荣泰内阁已连续半年深陷执政困境,不满意内阁施政表现者已逼近六成;面对罢免失败结果,赖清德虽推出“四个调整”试图回应民意,但社会无感,并未奏效,未能迅速挽回民心;朝野政党持续恶斗,政局依旧动荡,政治僵局无解。

上述民调访问在9月8日至10日举行,对象为全台20岁以上成年人。

赖清德提出的四个调整,指的是启动必要的人事改组,让团队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调整施政顺序,将重心放在经济、民生、弱势及青年等四个优先;调整行政、立法互动;调整国家财政体质,确保财政稳定。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