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将公共交通的博爱座更名为优先席,适用对象不再局限老弱妇孺,而是开放给所有有实际需求的民众,以降低社会误解与冲突。

综合台湾《联合报》和公视新闻网报道,过去几个月,台湾多次发生与博爱座相关的争议事件,不少年轻人反映,他们坐在博爱座时,遭到部分年长者的言语辱骂或肢体攻击。

部分年轻民众批评有老年人借博爱座进行道德绑架,质疑“这些老人还要坐什么博爱座?”

台湾立法院星期二(7月15日)三读通过《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第53条修正案,将博爱座的名称改为优先席,适用对象也从原先的老弱妇孺调整为其他有实际需求者优先乘坐。

国民党立委陈菁徽对此说明,无论是病痛在身或健康不佳,还是无法平稳站立搭乘的乘客者,都能有一个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立法院会还附带决议,要求交通部会同卫福部研议优先席的宣导措施,让社会大众发挥礼让精神及同理心,并尊重他人使用的权利。

靖娟基金会执行长许雅荏指出,目前博爱座的既定印象为针对年长者需求而设置,在更名为优先席后,务必做好社会沟通,逐渐以“优先”取代“专用”,不要让社会大众继续认为年龄够老才能坐优先席。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