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稿:“亚洲之春”冲击旧制 愤怒Z世代掀变革狂澜

“你们挑错对手了。”

署名“Z世代”的反政府示威者上个月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国会大厦墙上涂鸦留言,嘲讽政府为了压制网上异议而封锁社交媒体,结果弄巧成拙,丢了政权。

此前,尼泊尔政府以打击仇恨言论和假信息为由,对脸书、Instagram、YouTube、WhatsApp、X、微信、LINE等26个社媒平台实施禁令,称这些平台未能遵守一项新的注册规定。但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人普遍认为,此举旨在针对言论自由,这根火柴彻底引爆了他们对国家长期以来贪污盛行、经济萎靡的怒火。

数千名青少年走上街头,其中许多人还穿着校服,他们要求扫除贪腐、杜绝裙带关系与改革政治体制。官方的暴力针对导致局势升级,示威者焚烧国会大厦、闯入并洗劫时任总理奥利的住所,在短短几天内就迫使奥利辞职下台。

尼泊尔已是过去四年来,第三个因年轻人主导的示威活动以致政权垮台的南亚国家。2024年,孟加拉学生经过数周抗争,推翻掌权超过15年的总理哈西娜。2022年,斯里兰卡示威者闯入首都科伦坡的总统府,迫使总统拉贾帕克萨出逃,终结了拉贾帕克萨家族长达20年的统治。

尼泊尔9月17日举行全国哀悼日,悼念在早前Z世代示威中丧生的73人。民众当天在加德满都点燃蜡烛,为逝者默哀。(法新社)

延续“阿拉伯之春”精神 重心从革命转向推动变革

今年以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帝汶等其他亚洲国家也发生类似示威,尽管没有因此改朝换代,但其中许多国家的政府都被迫做出让步。有观察员把这股Z世代示威浪潮与2010年至2011年间席卷中东与北非的“阿拉伯之春”相提并论,并称之为“亚洲之春”。

今年8月,印尼民众上街抗议议员领取过高的薪酬和住房津贴,原本和平的示威在镇暴车碾死一名私召电单车骑士后演变成暴力冲突。图为印尼大学生在大雅加达都会区警察总部外高举“警察是杀人凶手”的标语牌。(法新社)

阿拉伯之春始于突尼斯,导火索是一名年轻小贩因深陷贫困和遭到警察羞辱,绝望地自焚身亡。示威活动过后蔓延到埃及、利比亚、巴林、也门、叙利亚等地。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数码媒体与全球网络协会加拿大研究主席梅莉娜·林(Merlyna Lim)指出,当前由年轻人主导的亚洲抗议浪潮与“阿拉伯之春”有着惊人的共同之处:同样受到经济不稳定与一代人对社会和政治的不满情绪推动,而且示威者善于利用社交媒体,使抗议活动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这些年轻人的不满具共通性,足以跨越地域界限引发共鸣,并促使不同地区的年轻人相互效仿,组织斗争。

不过,这股亚洲抗议浪潮与阿拉伯之春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与10多年前相比,如今社交媒体更普及,在示威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梅莉娜·林告诉《联合早报》:“当今亚洲的抗议活动发生在全球互联互通程度最高的一些社会中,它们的移动设备普及率超过100%。像印尼这样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TikTok用户群体之一……如此高的连接密度意味着抗议信息、表情包(memes)和行动号召可在数小时内就传遍全国。”

相较之下,2011年时,突尼斯只有不到20%的人口使用社交媒体,埃及只有6.5%的人是脸书用户。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助理教授赛夫丁(Saifuddin Ahmed)接受《联合早报》电邮访问时则说:“与阿拉伯之春的比较在精神层面上是合理的,在结构层面上则不然。阿拉伯之春发生在独裁国家,那波浪潮旨在推翻政权;亚洲的示威则发生在选举制或混合制国家,以公平、问责和经济正义为诉求。

“新一代行动主义的重点不再是革命,而是推动社会的具体变革。”

多重危机中成长 Z世代要夺回未来

Z世代示威也在世界其他地区上演,如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和摩洛哥、南美洲的秘鲁等,预料这股示威浪潮还将继续蔓延。各国爆发示威的具体原因和背景各异,但都与年轻人对国家现状与政治精英腐败无能的普遍愤懑脱不了关系。

对频繁的缺水断电,以及政府治理不力深感不满,马达加斯加年轻人发起示威活动。图为9月30日,一名抗议者向安全部队投掷石块。总统拉乔利纳已开除内阁,并计划举行全国对话,但仍未能平息示威。(法新社)

Z世代指的是1997年至2012年间出生的人。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历过两次经济衰退,一次是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一次是冠病大流行引发的经济低迷。与此同时,许多人口相对年轻的国家都由老人掌权,国内Z世代常感觉自己的利益与诉求被无视,对未来日益茫然。

墨尔本大学文化研究高级讲师贝塔(Annisa R. Beta)指出,在印尼、尼泊尔和菲律宾,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倍感压力。许多人对他们眼中腐败且冥顽不灵的政府感到失望,在网上看到官员与他们的家人靠着贪污过上奢侈生活无疑令这些年轻人更加愤怒。

贝塔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年轻人觉得,他们没有途径可参与政治,因此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走上街头,在社交媒体分享有关信息,就成了最合理的反应。”

世界银行周二(10月7日)发布的地区经济报告指出,亚洲就业率虽总体较高,但年轻人普遍面临求职难的问题,许多人只能从事低生产率或非正式的工作。去年,印尼15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接近14%;尼泊尔的数字更高达20%。 

据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旗下博客“解读者”(The Interpreter)的评论文章, 亚洲是全球人口最“年轻”的地区之一, 然而,亚洲国家领导人的年龄通常是国民中位数的两倍以上。尼泊尔前总理奥利、孟加拉前总理哈西娜与斯里兰卡前总统拉贾帕克萨在年轻人主导的示威中下台时,都已70多岁。

赛夫丁说:“Z世代从小就相信进步与向上流动的美好前景,却发现自己面对着贪污、王朝政治和经济停滞,这限制了他们的未来。许多人受过良好教育,却还是很难找到稳定工作,拥屋和经济独立等目标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使越来越多Z世代拒绝保持沉默,采取行动塑造自己想要的未来。

禁令丑闻燃星火 社媒助燎原

对手机不离手的Z世代来说,社交媒体不仅仅是工具,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的示威活动与社媒平台密不可分。

赛夫丁说:“与依赖学生团体或魅力领袖的前几代人不同,Z世代通过流动的在线网络进行组织,这些网络往往没有正式的层级划分。TikTok、Instagram和Telegram等平台既是动员点,也是新闻渠道,便于快速协调,可让本地问题获得全球关注。”

此外,Z世代的示威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在严肃的诉求中,融入了幽默、创意与流行文化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社媒禁令、贪污丑闻、紧缩政策、警察执法不当等事件一旦在网上激起小火花,就可能迅速发展成燎原大火。

例如在尼泊尔,一些Z世代追踪并转发了“权贵二代”(nepo babies)在社媒上的炫富影像,并贴上#Nepobaby等标签,随即引发疯传,促使许多Z世代加入抗议阵营。

网上平台选总理 参与政治“边干边学”

梅莉娜·林形容:动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除非看到其他人先行,否则就会犹豫是否要采取行动。数码平台降低了这种集体行动障碍。疯传的表情包、直播和网络协作让人清楚看到成千上万人与他们一样愤怒,使人们的权衡从“参与风险太大”转向“保持沉默风险太大”。

成功推翻奥利政权后,尼泊尔年轻人还通过游戏玩家爱用的群聊平台Discord,投选73岁的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卡尔基为临时总理。至于下一任总理人选,许多Z世代示威者属意饶舌歌手出身的加德满都市长沙阿(Balen Shah,35岁)。他们也在讨论组建一个由Z世代牵头的新政党。尼泊尔将于明年3月举行大选。

通过群聊平台投选临时总理的25岁法律系毕业生巴斯内特告诉半岛电视台:“人们在边做边学。我们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解散国会和组建过渡政府意味着什么。但我们都在提问,从专家那里得到答案,并试图一起弄个明白。”

不过,社交媒体虽能助力示威动员,但也有缺陷。梅莉娜·林说:“对平台算法与能见度的依赖,使示威活动容易受到(受众)注意力转移、平台审查或国家监控的影响。”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发展,制造几可乱真的虚假内容已非难事,而假信息很容易就会在Z世代中迅速传播,从而扰乱示威活动。在决定总理的Discord投票中,尼泊尔示威者就因担心有人试图散播假消息影响结果,而设立了专门核查事实的子频道。 

动漫符号泛起共鸣 斗争激情跨国联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示威者正在互相启发,从彼此的抗争经验中学习,并通过共同的策略与符号实现跨域联动。2020年出现的“奶茶联盟”以及近期多地年轻示威者高举《海贼王》旗帜便是例子。

摩洛哥示威者10月6日聚集在卡萨布兰卡的穆罕默德五世广场,要求政府实施医疗和教育改革。有示威者模仿日本动漫《海贼王》中的海盗通缉令,制作了“通缉”摩洛哥众议长阿拉米的海报。(法新社)

“奶茶联盟”源于2020年中泰网民围绕台湾问题展开的键盘战,泰国、台湾和香港网民过后组成民主与人权联盟,并以三地年轻人都喜爱的奶茶取名,之后缅甸年轻人也加入。

贝塔指出:“作为横跨台湾、香港、泰国和缅甸的数码团结网络,奶茶联盟是这种跨国合作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典范。如今,《海贼王》(One Piece,又称《航海王》)中的海盗旗帜出现在抗议活动中,传递着各地示威者的共同情绪。一个流行文化符号如今成了共同情感的标志,印证了我们所看到的:推动集体变革的持续努力。”

日本著名动漫作品《海贼王》中的草帽骷髅头旗帜,象征的是主角路飞与同伴们勇于追求梦想和自由、对抗独裁政权的精神。这面旗帜已屡次在印尼、尼泊尔、菲律宾、马达加斯加、摩洛哥等地的示威活动上飘扬。

日本动漫《海贼王》中的海盗旗成为了世界多地Z世代示威者的抗争标志。图为9月30日,马达加斯加示威者高举这面旗帜。(法新社)

一名尼泊尔示威组织者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尼泊尔有很多年轻人热爱动漫。我们希望这场运动能体现出Z世代的风格,因此在示威中使用的口号与符号,都与能够引起Z世代年轻人共鸣的事物有关。”

街头运动能量 难转化为持久变革

赛夫丁、梅莉娜·林与贝塔都认为,Z世代示威有实现持久变革的潜能,但并不容易。赛夫丁说:“Z世代运动已促使领导人承担更多责任,但如果没有新的政党、明确的政策议程或持久的公民结构作为后续行动,旧的权力格局很可能会重新归位。”

梅莉娜·林也指出:“社会变革需要的不仅仅是动员或抗议,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抗议活动是否能把突然爆发的能量,转化为持久的制度、问责机制和政策改革。历史教训警告,如果不从根本解决结构问题,街头运动的成果可能会被逆转。” 

突尼斯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中唯一成功实现民主转型的国家,但它的民主根基仍然脆弱,现任总统赛义德被指把国家带回独裁统治的老路,当地再现反政府示威。

在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年轻人为抗争行动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尚未迎来根本的社会变革。

尽管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25岁的加德满都软件开发员什雷斯塔乐观地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我们能够比我们的祖父母更好地革新这个国家。一切都应该被瓦解,新的一代可以崛起,建设一个更好的国家。”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