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越:美英左翼政府为何输在短视频时代?

近年,英美政治传播出现显著的反转:左翼政府掌握制度合法性与政策专业性,却屡屡在舆论场中失去主导;右翼阵营虽常被批评为民粹与情绪化,却更懂得在自媒体时代操控节奏与叙事。政治传播的主战场,已从报纸社论与电视辩论转向30秒短视频、五张图与一场直播。美国总统特朗普及他的英国右翼盟友,精准地理解这一转变——他们懂得如何以“人”为镜头中心,把复杂议题转化为可被算法放大的情绪与故事。美国前总统拜登与英国首相斯塔默虽然在价值上更为理性温和,却受制于制度约束与媒介迟滞,显得“慢半拍”。

一、“人”的可视化:以情绪取代条文

10月,特朗普先后出现在以色列议会和埃及沙姆沙伊赫峰会。根据白宫简报、路透社与美联社报道,会谈促成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第一阶段停火与人质换囚,美国、埃及、卡塔尔与土耳其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停火后续安排(政治宣言而非法律条约)。约旦外交部随后欢迎停火进展,并呼吁重启两国方案。从外交角度看,这只是长期进程的起点,但在传播层面,它被塑造成一场视觉盛宴。

美国媒体的报道焦点不在条款,而在“人质回家”“家属拥抱”“总统致意”的画面。路透社摄影报道显示,以色列被释放人质与家属在重聚时热泪相拥,而特朗普在以色列议会演讲与沙姆沙伊赫峰会合影的影像,同样充斥各大平台。 “团聚与领袖”成为传播双主线。这些影像几乎无须语言解释,几秒内即可激起共情。

拜登政府并非毫无努力。2025年初,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停火框架,也包含“换囚、撤军与人道援助”三阶段方案,并获联合国安理会认可。然而,以色列国内政治压力、哈马斯派系分裂及美国党争,令执行迟缓。拜登多次强调国际法与人权责任,但新闻稿与记者会直播缺乏可视化的冲击力。美国公众看到的,是总统在白宫讲台上的理性阐述,而特朗普的版本,是家庭重聚与领袖致意的情绪画面。二者皆为外交,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传播语言。

二、算法与人设:右翼的传播先手

皮尤研究中心与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近七成美国成年人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政治信息,英国的比率亦逐年上升。算法偏好冲突、强情绪与即时反馈——右翼正善于利用这一结构。特朗普自2016年起便将政治转化为直播秀,以“领袖亲自出镜、重复口号、制造高光瞬间”取代传统发布会。他不依赖媒体筛选,而用短视频与表情包与受众直接互动。

加沙停火事件再次验证了这种策略。美国主流媒体与白宫网站发布文字稿,特朗普团队则几乎同步推出剪辑版视频:节奏快、镜头强、情绪浓。影片在社交平台迅速扩散并获得高互动。

英国右翼媒体同样熟悉这种节奏:围绕“小船”偷渡议题,用英吉利海峡的画面构建“边境受威胁”的象征。英国内政部定期公布详尽的“小船”数据和年度分析,但表格与PDF在短视频平台上,几乎无人关注。右翼用一分钟制造危机,左翼用三页报告解释成因。然而,节奏差异即传播差异,结果迥然不同。

右翼还擅长将领袖“内容化”。特朗普在耶路撒冷的演讲、在沙姆沙伊赫签署宣言的镜头,乃至他抵达机场的航拍,都被剪成循环播放的短片。他不仅是总统,更是剧情主角——“我完成了和平”。这种人设政治,把外交成就转化为个人胜利,使支持者在情绪上更容易认同。斯塔默与拜登仍遵循“制度型沟通”:重视程序与集体表态,却缺乏个体戏剧性。理性赢得尊重,却常输掉注意力。

三、价值边界与节奏差距:左翼的制度困境

左翼传播之“慢”,不仅出于技巧差距,更源自制度约束与价值边界。拜登和斯塔默都坚持合法程序、透明治理与人权底线,这为政府信誉加分,却限制行动速度。美国国务院规定,任何囚犯交换与援助通道须多方核查;英国政府受《欧洲人权公约》约束,任何移民政策都要经过法律审查。对手不承担这些程序成本,自然能更快“制造画面”。

埃及外交部的声明称,特朗普在峰会中发挥“决定性协调作用”,并强调成果“体现领导人的果断”。这种表述与美国右翼媒体的叙事相呼应——他“完成了别人做不到的事”。因为现实是:社交媒体更偏爱“完成的瞬间”,而非“治理的耐心”。

必须让理性“看得见”

斯塔默政府同样面临传播结构滞后的问题。他仍沿用传统公关逻辑:发布文件、召开记者会、等待媒体报道。这种线性节奏在信息洪流中显得迟缓。与之相对,右翼把传播视为即时战场,任何事件都能立刻被剪辑成政治短片。特朗普能在停火当天宣布“战争结束”,虽有夸张,却先行占领信息空间。算法奖励速度而非精确,结果是:事实仍在核实,叙事已成定论。

与前拜登政府及英国斯塔默政府相比,特朗普所代表的右翼阵营,对“以人为镜头”的媒体叙事,具备更强的敏感度与操作意识——无论是以色列人质归家,还是英吉利海峡的小船风波,皆被转化为政治影像。左派政府在人权理念上更坚定,却在媒介节奏与舆论操盘上,明显慢了一拍。

要重新赢得公众注意力,左翼不必放弃理性,但必须让理性“看得见”:把制度性进展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让领导人在关键现场亲自讲述,并为政策及时捕捉和呈现可信的现实影像。

传播不能替代治理,却决定治理能否被理解与信任;当算法偏好速度与画面时,再正确的价值若缺乏可视语言,也可能被30秒的视频淹没。

作者是定居英国的双语作家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