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6月25日刊发文章,分析年届80岁、面临全球影响力下降的联合国未来路在何方。文章摘编如下:
联合国——形成于二战废墟中的全球协作梦想——将于本月迎来其成立80周年(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为联合国的诞生奠定基石。10月24日,在得到多数签字国批准后,《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本网注)。然而它几乎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东西。
联合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由于美国及其他会员国大幅削减所提供的资金支持,联合国已被迫裁员并着手处理长期拖延的改革问题。其长期奉行的“多边主义”信条正在遭到围攻。其最具权威的机构安理会一直被缚住手脚,从而无法采取行动结束在乌克兰和加沙的两场战争。在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爆发之际,联合国只是袖手旁观。
在问世80年之后,在它试图描画一条面向未来的新路径时,一个疑问困扰着这个机构及其雇用和管理的近15万工作人员:在一个日益引发争议和分裂的世界里,联合国能否始终保持重要性?随着协作梦想渐行渐远,它还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联合国宪章》中开门见山地宣布了成员国的首要目标:“欲免后世再遭战祸”。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重提这一主题:“在80年后,人们可以指出联合国创立与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直接关联。”
在一个使用固定电话、收音机和螺旋桨飞机的时代,最早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只有50个国家——大多来自拉美和欧洲。在几十年时间里,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几乎增加了三倍,达到193个,现在非洲国家成为最大的群体。联合国系统也实现了巨大扩张。
曾两度出任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的马凯硕认为,联合国迄今为止成功地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尽管仍然存在战争,但是死亡人数一直呈现长期下降趋势,“而且总体而言,世界仍是一个远比先前更为和平的地方”。
马凯硕等学者还提到1948年以来71次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成就,包括在安哥拉、柬埔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地。
联合国专门机构也受到广泛赞誉,尤其是处理饥饿、难民和儿童事务的机构,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电信联盟。
每年9月,世界领导人将在联合国大会获得一个全球发声平台。而外交官们每天会面,以讨论从冲突到气候变化以及争取性别平等和优质教育的各类问题。安理会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在2022年战争爆发后仍然可以就这场战争展开面对面交锋的唯一地方。马凯硕说:“联合国应该庆祝这样一个事实,它依然活着,没有寿终正寝。”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指出,特朗普政府破坏联合国的企图将使中国变得更为重要。他说,随着特朗普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中国将成为这两个机构“最具影响力和资金最雄厚”的支持者。(编译/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