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移英港人的烦恼

近年右翼思潮在欧美地区大行其道,多国皆出现明显的排外情绪。英国极右活动家罗宾逊(Tommy Robinson)9月13日在伦敦发起一场反移民游行活动,吸引逾十万人参加,成为英国历来相关主题最大规模的一次游行。

表面上看,这场所谓的反移民大游行,是针对最近几年困扰英国社会的“非法移民”。英国自从脱欧后,非法移民问题便不断恶化,许多第三国家民众利用小船横越英伦海峡等方法,非法入境英国寻求庇护。截至今年6月为止的一年内,英国政府已接获逾11万起庇护申请,创下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英国法律规定,政府须向等待申请结果的寻求庇护者提供住宿及补助。大量非法移民涌入,无疑加剧英国财政负担,间接挤占当地人的福利资源;加上衍生的治安问题持续发酵,触发很多英国人对外来人口强烈不满。

过去几年,英国不时发生针对非法移民的暴力事件。去年全国各地更爆发骚乱,有示威者不但袭击警察,也袭击收容难民的酒店。当中,位于英格兰北部赫尔火车站附近黄金地段的皇家酒店,一直是当地居民社交活动的热门地点,但近年变成收容寻求庇护者的临时住所,越来越多难民入住。结果,去年夏天有示威者到皇家酒店外捣毁窗户,寻求庇护者被迫匿藏在酒店内不敢出门。

由于合法与非法移民的界限模糊,英国社会的排外心态也由非法移民慢慢转向“合法移民”群体。以最近伦敦的大游行为例,42岁的活动发起人罗宾逊,反移民立场鲜明。活动现场充斥着反移民、反穆斯林及带有种族色彩的标语,不时有人叫嚷移民滚出英国的口号,部分示威者高举圣乔治十字旗。在一些人眼中,这是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的象征。

2019年之后,十多万香港人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签证合法移居英国。英国社会对移民不满的情绪愈发严重,令移英港人群体无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成为被针对的潜在目标。不时有港人在网上透露,上街遭到英国人滋扰。

一名持BNO移民英国的港人学生,今年9月就在街上遭数名白人种族歧视并被殴打。事主事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袭击者行为十分极端,只要看到样子根本不是白人,就会立刻标签你。

事主过后被送院求医,眼部、下巴及右耳瘀伤,嘴角及小腿有损伤,幸好没有骨折。他希望移英港人能够提高警觉,“不要以为所有人都懂得分辨非法及合法移民,一样有人会误中副车”。

过去几年大批港人移居英国,由于语言和文化障碍,在找工作方面往往处于劣势。有研究显示,近半数移英港人处于失业状态,许多专业人士被迫从事仓库工人、餐厅服务员等低薪体力工作 。

这种“向下流动”的经济压力,已令许多港人吃力。如今英国社会又出现反非法移民浪潮,殃及池鱼,促使有些港人决定回流香港。

留在英国的港人也有不少烦恼。例如,英国工党政府今年5月公布《移民白皮书》,提出一系列移民政策改革建议,包括将申请永居的年期门槛由五年延长至10年。虽然未成为法律,但反映出英国对移民权益有收紧的倾向。

官方未明确交代相关措施是否适用于持“5+1”BN(0)签证移居英国的港人。早前有港人发起联署并达至十万人门槛,促使国会本月就BN(0)议题展开辩论,多名议员要求政府维持BN(0) 签证,“5+1”的安排,证明英国是信守承诺的国家。

但工党政府至今仍未厘清新政策会否影响港人,毕竟目前英国民众不满移民议题的情绪持续高涨。这为政府带来严峻考验,官方必须对外显示出强化应对移民问题的姿态。

英国对香港移民的态度只是冰山一角。2019年反修例运动过后,欧美多国先后推出计划,为港人提供快速移民渠道,大批香港人移居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地。时隔多年,各地政府已逐渐收紧和变动移民政策。

此次英国示威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香港人在英处境的多重困境:经济层面承受向下流动压力,心理层面陷入认同危机,政策层面面临身份不确定性。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主义的张力中找到平衡点,已成为当前欧英国家须要面临的课题。这种矛盾短期内难以化解,香港人在英国乃至其他地方仍将面临被当地社会排斥的压力。

讽刺的是,十多年前香港有人打着“本土化”旗号,大搞发起“驱蝗”游行,对新移民恶言相向。这些人部分已移民到英国,当他们在当地变成了“蝗虫”,不知道有何感想?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