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香港中间派参政路已走到尽头

澳门日前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和中间派人士皆无法入闸参选。有港媒引述香港建制派人士分析,除了泛民,香港中间派政团在今年底举行的立法会选举也将“参政路尽”。

澳门改革立法会选举法后,于星期日(9月14日)迎来首次立法会选举,改选14个直选及12个间选议席。香港媒体连日来发表不同文章,解读这场选举结果。

其中,《星岛日报》星期一(9月15日)发表文章称,虽然港澳人口结构、选民组成不同,但两地政治生态息息相关,有不少共同点可参照。在政治层面,上届立法会选举澳门官方已取消所有民主派候选人资格,加上疫情因素,直选投票率创新低。澳门去年修改《立法会选举法》后,引入“爱国者治澳”原则,规定候选人需先由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审查资格。

文章指出,本届澳门立法会被视为相对“中间派”的议员林宇滔,被指不拥护《基本法》而遭取消参选资格。一海之隔的香港,2021年选举改制后,反对派绝迹,同年换届选举直选投票率跌至30.2%。四年过去,本届非建制派或相对敢言的议员能否入闸,仍是未知之数。

《星岛日报》发文的同日,在香港标榜走中间派路线的智库兼议政平台“民主思路”,宣布把“民主思路”改名为“民思政策研究所”。该团体创办人兼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解释,“民主思路”名称有“民主”字眼,使外界误以为他们是政治团体和有某种政治倾向,影响到他们的中立和可信性,相信易名后,可以消除外界的误解。

民主思路以往一直有派员参与立法会和区议会选举,汤家骅表示,日后会把重心放在研究政策的工作,不会主动派人参选,但不反对成员参选,如果有参选成员期望他帮忙拉票,他也会考虑帮忙。

《明报》星期二(9月16日)引述资深建制派人士以澳门为例,认为所谓“中间派”政团,在“爱国者治港”的今时今日,“两头不到岸”,不再被需要,在香港已无从政空间,估计现任议员、中间派政党新思维主席狄志远在今年立法会选举中也将不能取得提名入闸,因为“他已经没什么作用”。

但狄志远受访时说,自己仍有信心可以入闸,正积极考虑循社福界竞逐连任,并期望新思维在油尖旺或西贡区派人参加直选。

中国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认为,现在评估狄志远能否入闸为时尚早。他认为在爱国者治港下,再界定谁是“什么派”其实没有意义,只要能取得入闸资格,就符合爱国者定义。

刘兆佳认同,有民主派背景的人要取得“爱国者”入场券,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大的努力。他认为,狄志远在上次立选中顺利入闸,理论上已合乎爱国者资格,当然,一次入闸并非终身符合资格,澳门也发生现任议员竞逐连任却被取消参选资格的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讲师孔永乐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中间派的政治光谱很广,若有中间派人士在年底的立法会选举入闸,估计已在不少议题上与中央政府及香港传统建制派达成明确一致的立场,否则入闸的机会不大。

他估计,港府日后会继续与不同的民间组织及智库保持交流,一起为香港的未来发展献策出力。这也是民主思路改名为民思政策研究所的其中一个原因。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