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米SU7在四川成都发生碰撞起火事故,驾驶员被困车内不幸身亡。多名路人试图救援却未能打开车门,半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因此引发舆论热议,中国科技巨头小米的股价也一度下跌逾7%。 

成都警方星期一(10月13日)在微博账号“成都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称,当天凌晨3时18分许,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根据通报,31岁的邓姓男子驾驶小型轿车,沿天府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车辆在通过天府五街路口进入天府大道南段后,与前方同向由李姓男子驾驶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邓姓男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通报称,经检测,邓姓男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根据网传视频,起火的车辆疑似为主打高性能的小米SU7 Ultra车型。资料显示,这一车型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

视频显示,事发前,涉事小米SU7行驶状态异常,车身摇摆不定,并在高速超车后与一辆网约车追尾,随后冲入对向车道并起火燃烧。

事故发生后,驾驶位人员被困车内,多名路过市民立即上前参与救援。有人徒手或用工具猛砸车窗,有人专程拿来灭火器,但车门始终无法打开,砸窗也未能成功。消防人员随后赶到现场将火扑灭,但车辆已被严重焚毁,仅剩车架。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官方尚未就此发布官方回应。星期一开盘后,小米的股价一度下跌超过7%。

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若碰撞后高压系统触发断电保护,电子解锁可能失效;若机械备份未及时启用,或车身变形导致卡阻,均可能出现车门无法开启的风险。

类似事故也并非首次发生。去年,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高速追尾后,门把手无法弹出,导致救援受阻;今年4月,小米SU7在一起高速碰撞事故中,门把手未弹出的问题也曾引发外界关注。

有技术人员认为,真正的隐患不在隐藏式门把手本身,而在电子门锁系统缺乏足够的安全冗余设计。

今年9月24日,中国官方发布汽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提出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在事故后的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等新要求,以提升救援便利性,进一步保障汽车安全。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