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部星期一(10月13日)在官网公布一起应急管理部门检查方式不合理案件时说,入企检查频次过高、人数过多,随意检查等问题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节奏,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司法部官网星期一发布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这一批案例聚焦整治乱检查、乱罚款专题,其中一起为内蒙古区市两级共同监督某市,应急管理部门检查方式不合理案。
内蒙古某矿业公司今年3月向自治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反映,公司位于某市的两个下属企业,2024年共接受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各类行政检查和指导44次,接待检查人员336人,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工作专班对这个问题线索挂牌督办,自治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与当地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共同开展监督。
中国司法部通报,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组成工作组,深入了解有关情况。经调查核实,企业反映问题属实,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缺乏统筹协调,存在检查流程优化不足、能联合检查未联合、检查频次偏高的情况。
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制发督办函,责令市应急管理局立即整改。中国司法部说,市应急管理局迅速落实,加强工作统筹,实施“综合查一次”,从源头上减少重复检查。2025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对同类企业的行政检查频次较2024年同期降低33%,问题发现率提高29.6%。
司法部也说:“入企检查频次过高、人数过多,随意检查等问题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节奏,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反映强烈,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突出问题。”
在另一起典型案例中,湖北某市生态环境局自查发现,2023年至2024年,该局两年内对某化工企业开展行政检查75次,存在检查频次过高问题。该局主动整改,并将情况同步通报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
中国司法部说,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积极指导市生态环境局进行整改、健全相关制度,共同向该市党委、政府汇报相关工作情况。该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市生态环境局自查发现的问题,推动全市行政执法部门举一反三,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按照工作部署,推动全市建立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制度,整合检查事项和检查内容,落实检查计划备案制度,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合并相近检查任务,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一次入企、全面核查。2025年上半年,该市涉企行政检查次数较2024年同期降幅达50%,问题发现率提高了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