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星期三(10月8日)针对户外品牌始祖鸟和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翻车”事件发文说,品牌营销需要掌握“文质”的平衡艺术,即营销要与产品品质融合得当。
文章说,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上演“烟花秀”,结果以道歉收场;在预制菜争议中,西贝遭遇品牌信任危机,品牌营销“翻车”事件不断,商家需要什么样的品牌营销?品牌营销之路该如何规范?
文章引述《论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一个人如果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浅鄙陋,但文采多于质朴,又会华而不实。只有把两者均衡结合、相融得当,才能称得上君子。
文章指出,商家可从“文质彬彬”的君子意涵中习得品牌营销之道。“文质彬彬”里的“文”有修饰之意;“质”是质朴、实质,可作品质解。品牌营销是“文”,产品品质为“质”,“文质彬彬”就是品牌营销要与产品品质融合得当,以焕发光彩,引人瞩目。这样的产品,在消费者中容易有好口碑,销量也不会差。
文章说,品牌营销方式千万种,有的在店门口装上喇叭,以声量吸引人;有的设计文案在网上推广,以流量取胜;有的摆出动物玩偶,以趣味招揽生意;有的大胆作秀,以浮夸博眼球,大体归结起来,都是“文”的一面,但最终达成交易要靠“质”的一面,也就是产品品质。
从品牌营销的“文”“质”关系来看,“文”而不“质”的品牌如同无根之木,言过其实、华而不实,流量难变留量,流量红利消退后,这些品牌只落得一时热闹;相得益彰、相融得当,则小店拥有大客流,网红最终变“长红”。因此营销宜多点“文质彬彬”,少点花里胡哨。
文章最后说,从“文质彬彬”看品牌营销的平衡艺术,其核心就是实现品牌和产品的自洽,同时兼顾品牌与环境的融洽。产品若丢掉了源头本色,与实际环境格格不入,一味追求“新意”,无异于舍本逐末。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