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规定,星期三(9月24日)起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遏制“裹挟式”竞争、“幽灵外卖”等现象。
据央视新闻,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主要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帮助外卖平台企业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
报道称,今年以来,外卖平台围绕抢夺用户流量、夯实配送能力开展“补贴大战”,很多商户被迫卷入其中,甚至出现转嫁补贴成本,挤压商户合理利润空间等现象。为此,征求意见稿重点规范了平台和商户价格促销行为,以遏制“裹挟式”竞争、过度“价格战”等乱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表示,征求意见稿也设置诸多针对性条款,明确要求平台价格促销成本不应变相或者直接要求商户进行分摊;也明确禁止平台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商户开展价格促销或者干预商户促销力度。
意见稿也针对“幽灵外卖”、商户“爆单”等乱象,从商户入驻、信息审核等方面提出系统要求,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所谓“幽灵外卖”,是指没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或不具备餐饮经营资质的商户,通过假证、套证、借证等违法违规手段在外卖平台提供违规餐饮服务的现象,此类商户借助虚假证照与地址信息违规上线经营,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而“爆单”乱象,是订单高峰期过载时,引发商户、消费者和配送员之间容易发生冲突的情况。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欣表示,平台可利用算法去监测商户的订单负荷,在出现积压趋势的时候,能够主动去预警。同时也鼓励平台同步提示消费者,如“商家繁忙”这种信息,在尊重商户经营自主权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而协同保障外卖餐饮服务的稳定性。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