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海一家化工企业被曝长期非法处置工业危险废物,且为应对中央环保督察进驻,将已偷埋的万吨危废挖出并易地填埋。当地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到现场核查。

中国官媒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的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兴华公司)被举报非法掩埋大量危废。兴华公司主要生产氯化锂和硼酸等化学物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危废依法须经有资质的危废经营单位处置。

但是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为了节省费用,兴华公司从建成投产至2023年,都在厂区附近简单填埋、擅自违法处理危废。据悉,因公司持续多年将垃圾填湖,附近面积133公顷的湖已基本被填平。

中国近期开展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集中严打严查。据介绍,当地环保部门曾督促兴华公司,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之前“未督先改”。

但是知情人士透露,兴华公司实际负责人郑淑蓓“假整改、真转移”,于2023年9月18日前后、中央环保督察进驻两个月前,紧急将此前掩埋的上万吨危废挖出并转移,倾倒在附近一个采卤渠内,再覆上湖盐和土壤遮蔽。

报道星期五(9月19日)一经发表,当地官方同日在“海西发布”公众号宣布,州委、州政府对上述情况高度重视,已成立海西州、大柴旦行委调查组,赴现场开展核查工作和环境检测,后续将根据核查和检测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不过据当地人透露,当地环保系统在涉及郑淑蓓所控企业的相关事项上,经常网开一面。

针对公司非法倾倒填埋危废问题,大柴旦行委生态环境局长李永超表示,曾经发现大柴旦湖附近存在危废处理不规范的情况,但都比较轻微,多数已当场要求他们进行整改,并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处置行为。

环保人士指出,兴华公司的新填埋点距大柴旦湖直线仅数公里,势必增加地下水污染风险,埋下生态隐患。

调查发现,兴华公司拥有大柴旦盐湖89平方公里采矿权。实控人赵朋龙和郑淑蓓被指欺诈投资合作对象、长时间强行霸占他人公司等,被很多受害人称为“矿霸”。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