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管放松跨境投融资规定 吸引外资并支持房地产市场

(北京综合讯)中国房地产市场震荡寻底之际,监管放松跨境投融资规定,以吸引外资并支持楼市发展。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本月发布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的通知文件,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限制。

文件也允许境外个人在中国买房,可以凭购房合同直接去银行兑换支付外汇,不必等备案手续完成才结汇。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星期一(9月15日)指出,现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的住宅性质房产,这是在房地产市场过热背景下,从防范“热钱”投机炒作角度出台的措施。

他说,近年来,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房地产行业相关宏观调控措施已优化调整。基于此,外汇管理措施有必要加以优化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助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已针对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购房试点实施“先结后补”,即购房者可先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办理结汇支付,后续再补交备案证明文件。

李斌说,为满足更多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生活等合理购房需求,推动区域融合和人才流动,此次将结汇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

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已持续四年多,今年第二季以来销售进一步下滑。彭博经济研究称,中国房地产复苏前景仍渺茫,尤其在8月下旬,整体经济似乎进一步失去动能。

外汇管理局此次也取消外商直接投资(FDI)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和境内再投资登记,并允许FDI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提高科创类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以支持该行业的发展。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