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避西方制裁,中国制造的发动机以冷却装置的名义输入俄罗斯。

路透社星期三(7月23日)引述三名欧洲安全官员和所查阅的文件称,中国制造的发动机以“工业制冷装置”的标签,通过幌子公司秘密地运送给俄罗斯国有无人机制造商,以规避西方制裁。

根据上述官员以及包括合约、发票和海关文书在内等文件,虽然美国和欧盟去年10月实施的制裁,旨在扰乱俄罗斯武器制造商IEMZ Kupol的供应链,但中国输俄发动机,让IEMZ Kupol得以增加Garpiya-A1攻击型无人机的产量。

路透社查阅的Kupol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与俄罗斯国防部签订一纸今年生产超过6000架Garpiya无人机的合约,显著多于去年2000架产量。文件也指出,截至今年4月,公司已交付超过1500架无人机。

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在发给路透社的声明中说,俄罗斯使用这款长程无人机深入乌克兰境内,攻击民间和军事目标,月用量约500架。

去年9月,路透社报道称,Kupol使用中国厦门林巴赫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制造的L550E型发动机生产Garpiya无人机。报道出街后一个月,欧盟和美国制裁包括厦门林巴赫航空在内的多家参与生产无人机的企业。

路透社查阅的发票、Kupol内部信函和运输文件显示,在美西方实施制裁后,一家名北京Xichao国际科技与贸易公司的中企开始为Kupol供应L550E型发动机。

路透社首次报道Garpiya无人机的增产,以及有新的中介企业为Kupol供应制造无人机的零部件。不过,路透社无法确定Xichao公司如何从厦门林巴赫航空获得上述型号的发动机。

厦门林巴赫航空未回应置评请求,路透社也未能联系上Xichao公司。IEMZ Kupol、俄罗斯贸工部和国防部,以及欧盟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中国外交部在发给路透社的声明中说,对向Garpiya出口零部件的情况毫不知情,并称因应中国法律和国际义务,中国严控对外出售军民两用产品。“中国始终反对在缺乏国际法依据和不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单边制裁。”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