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前夕 北京放松对欧洲前议员和德国智库制裁

(北京/香港综合讯)四年前因牵涉新疆人权问题、被中国政府制裁的欧洲议会前议员,上周不再受北京制裁影响。另有同样受制裁的德国智库一名负责人上周访华四天,显示中国可能放松了限制,为本周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铺路。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星期四(7月24日)将访华,与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会面;中国总理李强也将同欧盟两主席共同主持中欧领导人会晤。这将是中欧时隔19个月再度召开领导人峰会。

峰会前夕,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执行主任霍塔里(Mikko Huotari)7月14日至17日曾到访北京四天,与发出邀请函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化智库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会面。他期间还与欧洲外交官见面,包括来自欧盟27个成员国的大使。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在一份声明中,对中国放宽该智库的旅行限制表示欢迎,并希望未来研究人员和智库人员之间能有更多交流。

欧盟2021年3月22日以中国侵犯新疆维吾尔族人权为由,对四名中国官员和一个实体实施制裁,是当年以来欧盟首次对华实行制裁。中国隔天反击,宣布对欧洲的四个实体和10人实施制裁,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名列其中,制裁内容包括旅行禁令和冻结资产等。

有分析认为,北京可能为改善峰会前的负面情绪放松限制,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已正式解除对德国智库的制裁。

另一方面,北京上周也取消了对德国籍欧洲议会原议员彼蒂科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的限制,意味着四年半前被针对的五名欧洲议会议员,可能都已从制裁名单中除名。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