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战开打首月,中国4月份对美出口(以美元计)同比骤降21%,但因为将贸易转向其他地区,整体出口同比增长8.1%。出口增幅虽较3月份的12.4%明显放缓,仍远超市场预期。
据中国海关总署星期五(5月9日)发布的数据,中国4月对美出口的跌幅,是逾一年半来的最大跌幅;对美出口比重也由3月份的12.8%跌至10.5%的历史低位。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国4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关税冲击,对美出口大幅下降。不过,整体出口仍保持较高增长,超出经济学家预测的1.9至2%,主要是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存在“抢出口”现象,很大程度上抵消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
华侨银行亚洲地区研究与策略主管谢栋铭受访时指出,4月是中国对美出口下滑的开始,从出口整体来看,目前还没有体现出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的冲击。“贸易战对全世界真正的影响,可能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慢慢体现。”
美国今年初对华加征20%关税后,转口贸易已成为中国出口商规避关税的重要方式。到了4月份,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更进一步提高到145%。
数据显示,中国对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亚细安(中国称东盟)的出口,4月同比增长20.8%,增速比3月提高9.2个百分点,规模也创下单月604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亚细安占中国出口比重也升至19.1%的最高纪录;其中,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分别同比增长22.5%、27.9%、14.9%与36.8%。
此外,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速分别达到8.3%与7.8%。
强劲的转口贸易以及对非美国家的出口支撑中国4月份较高的出口增长。不过,数据也显示,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可能在逐步降温。中国金融和信息数据提供商WIND的数据显示,东南亚集装箱运价指数4月18日为高点,之后便连续两周回落。
王青认为,随着关税战冲击在5月份进一步显现,短期的加工贸易等都不会再持续,加上美国的对等关税效应会向全球贸易传导,中国5月份的出口增速或将由正转负,其中对美出口有可能同比下降60%左右。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板块专栏“民银研究”公号发文指出,未来几个月中国对美出口或进一步下滑,转口贸易将是短期内支撑中国出口总量的主要动力,在90天对等关税豁免期内,亚细安与拉美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谢栋铭认为,中国的出口接下来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而会有一个渐进过程。“可能5月份会比4月份差,6月份会比5月份差,因为中国很多企业还是会通过跟其他地区的贸易来对冲。”
中国官方在星期五发布进出口数据前,已经宣布一系列具体增量政策以及多项支持外贸企业的举措,以应对前所未有的关税冲击。
中美贸易谈判代表本周末举行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上任以来的首次对话磋商,双方能否打破关税战谈判僵局仍未可知。
王青认为,中美贸易磋商对资本市场信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要化解高关税障碍,仍需较长谈判过程。
他说,中国在对冲关税冲击上仍有比较充分的政策空间,稳增长政策发力时点可能会集中在下半年,官方会继续降息降准,加大财政支出,加力支持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