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在线招聘平台之一智联招聘已悄然停止发布其持续十余年的薪资数据,在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就业压力上升的背景下,这使外界更难评估全球最大劳动市场的真实状况。

据彭博社报道,总部位于北京的智联招聘,已连续两个季度没有发布其追踪全国38个主要城市新入职员工平均工资的报告。按往年惯例,该平台通常会在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公布相关数据。

这项数据没有如期发布,反映出中国近年来在统计数据披露方面日益收紧的趋势。尤其在就业领域,能够替代官方数据的独立指标日渐稀缺,令分析师和投资者难以掌握一个日益敏感的现实:青年失业高企、企业普遍降薪、裁员现象的持续蔓延。

智联招聘定期发布的薪资数据,曾是中国少数能系统反映全国工资变动趋势的独立来源之一。该平台上一次公开相关数据是在去年10月初,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薪资同比下降,延续了自2023年中旬以来的下行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这类替代性统计在判断就业市场状况上的作用愈发明显。许多经济学者认为,当前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和收入数据,未能充分揭示劳动市场所面临的实际压力。

北京智库中国就业研究所自2022年起,不再对外发布季度就业市场报告与指数;记录劳资纠纷的“中国异议监测”项目,则因特朗普政府撤销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金支持,在今年暂停运作。

中国央行每季度对储户进行的调查,曾是另一项重要的家庭收入和消费信心数据来源。但自2023年年底以来,该调查的发布出现了显著延迟,官方并未给出具体解释。

报道分析,在中美贸易战开打的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取决于中国能否在美国关税的压力下,保护本国就业市场。中国政府寄望予消费市场的提振能够对冲美国最高达145%的关税,但近年来,收入增长放缓已抑制民众的消费欲望,从而拖累经济。

高盛估计,约1600万个就业岗位会受到中国对美出口停滞的影响。

凯投宏观的普理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星期三发布的报告中写道:“中国决策者可能会设法将失业率维持在今年5.5%左右的目标水平,但这一做法可能掩盖了劳动市场更广泛的疲软。”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