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媒体的最新调查显示,尽管日本是一个地震和洪灾频发的国家,但日本防灾部门的救援物资准备不足,难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南海海槽地震”。
《日经新闻》星期二(5月6日)报道,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地震可称是目前日本海内外备受关注的课题,因为日本地震委员会3月发布报告称,今后30年内,该地震发生的概率约80%。
报告也指其影响范围非常广泛,最大震级或达9级,特点是剧烈摇晃和引发大海啸,预计从与东京毗邻的神奈川县到九州鹿儿岛县的24个县、600个市町村的震度将达到6级以上,而日本中部静冈县到宫崎县的10个县、149个市町村的地震烈度将达7级。
南海海槽地震预估最糟糕的情况是死亡人数将达到29万8000人,并且多达21万5000人将死于海啸。
南海海槽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被疏散的灾民人数预估有1230万人。根据被官方列入“海啸避难措施特别加强地区”的14都县、139个市町村的调查,有六成地方的防灾措施及救援物资还不达标,一旦发生大灾害,恐怕无法应付上千万灾民的需求。
日本官方的标准是在救援物资抵达灾区前,各地区的储备必须至少有三天的存粮。根据日经的数据,目前只有30个市町村确保13种主食,可供三天以上食用。
除了粮食,官方也将毯子、婴儿奶粉和液体配方奶粉、婴儿尿布、成人尿布、移动厕所和便携式厕所、卫生纸和卫生用品等一共八项商品列入必备物资中,但目前也只有82个市町村尚未全部备齐。
该调查也显示,日本防灾储备品里最缺的是婴儿奶粉,这是因为其保留期很短。
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避难所内因健康状况恶化而死亡的问题严重。根据官方的统计,在2万2228多个死者中,有3800人是死于灾后健康问题。2024年元旦发生的能登半岛地震,因灾后死亡的人数也有增无减。
兵库大学防灾学教授坂本真由美说:“重大灾害发生时,物资能否在三天内送达并不确定,这显示单靠官方是不足够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足够灵活的体系,例如让企业以及民间组织能在灾害发生后提供帮助。”
日经引述消息人士称,日本政府将通过修改《灾害管理基本法》加强日本各地的防灾力度,并要求地方政府公开防灾物资库存,加紧补充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