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芳:“动态清零”不是长期国策

时间:2022-09-1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芳生说

本周以来,中国的“动态清零”到底会持续多久的问题,引起了网民恐慌。

中国社交媒体过去几天开始流传一张图卡,称官方表明“动态清零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一些地方媒体和医疗行业自媒体,包括部分地方卫健委、疾控部门的新媒体账号纷纷转发这条消息,一度在网上引起恐慌。

立场偏左的观察者网旗下网站“风闻”随后在星期三(9月14日)刊文辟谣,强调这一说法“严重不实”,谴责传谣者“太恶劣了”。官媒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等也相继转发了这则辟谣消息。

动态清零“作为基本国策”意味着什么?官媒为何要集体参与辟谣?

基本国策指的是国家长期执行并且不可动摇的大政方针,例如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便是中国几十年来坚持实行的基本国策。如果“动态清零”真的是基本国策,它至少得执行至少几十年。

眼前的这次误会让人联想起今年6月的“未来五年”报道乌龙。《北京日报》旗下客户端当时引述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市党代会上做报告称,“未来五年,北京将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当时同样引爆北京将长期实施清零政策担忧,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北京日报社社长赵靖云随后澄清说,党代会的报告在防疫的文字前原本没有“未来五年”四个字,是记者误加的。

动态清零成为“基本国策”的谣言,比6月的乌龙更为严重——谣言的言下之意是,严格的防疫政策放宽无望,其期限还会远远超过“未来五年”。

过去两年多来,冠病疫情对中国经济、民生便利、就业等方面的冲击,已经把民众的承压力步步推近临界点,因此这则谣言引发的舆论反弹可想而知。

中国媒体的极力澄清,释放的信号是:动态清零只是在疫情特殊时期采取的防疫措施,并不是长远的国策,更不是必须坚持不变的大政方针;这为中国往后的防疫政策调整留下了空间。

既然如此,这是否意味着防疫政策可以放宽了?答案又没有那么直截了当。

中国媒体为“基本国策谣言”灭火之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9月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疫情结束在望”,这则消息15日随即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

数据平台云和数据的资料显示,“世卫组织称新冠疫情结束在望”的词条,15日上午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搜索量超过7万次。

但这则词条15日傍晚突然被微博屏蔽,笔者16日搜索时,该词条的链接功能已被取消。在相关的新闻中,16日可搜索的词条仅剩“世卫组织呼吁各国继续坚持抗疫”。

谭德塞的讲话在网上引发两极化的反应,乐观的网民认为“曙光就在面前”;也有不少网民借机表达对中国防疫政策的不满,调侃称谭德塞的话是说给中国听的,“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还在认真抗病毒”。随着“世卫组织称新冠疫情结束在望”词条被屏蔽,也有网民马上点评,“知道啥态度了”。

值得注意的是,谭德塞的讲话主要在自媒体上流传,即便在部分词条被微博屏蔽后,16日还是有不少自媒体相继转发这则消息,大部分标题仍是疫情结束在望或是疫情即将结束。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风向与民意对结束严格防疫措施的热切期盼。世卫词条在微博被屏蔽,则显示官方对于民间要求放宽防疫政策的呼声十分警惕。

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十大)已进入最后一个月的倒数,不论是辟谣或屏蔽,官方目前的重点不在于为往后的政策调整铺路,而是要慎防有关课题在二十大期间成为舆论热点。

目前中国国内外都高度关注二十大是否会对疫情提出新说法,为中国日后放宽防疫政策开口子。多数分析认为,中国最早可能于明年春季放宽防疫政策。这个期盼能否成真,在官方信号模糊的情况下,现在只能说“疫情结束在望”,但仍要“继续坚持抗疫”。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