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拉高出货”案件 多达70%涉及中资企业

美国联邦调查局数据显示,涉及在美上市小型中国公司的市场操纵案件,今年至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倍,当中许多案件都是由人工智能(AI)机器人散播虚假信息,人为抄高股价再抛售。

《日经亚洲》星期六(9月20日)报道,这类典型“拉高出货”(pump and dump scheme)的设局,尤其在中企特别猖獗。纳斯达克股市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涉嫌操纵股价而向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呈报的案件,约70%涉及中资企业。

网络安全股市KnowBe4首席信息安全执行长格兰姆斯(Roger Grimes)认为,当七成涉案企业都是中资,显示背后有团伙在协调操作。

近期一个例子是电子器材显示器制造商奥斯汀科技集团(Ostin Technology Group),股价在6月25日冲到225.50美元的高峰后,隔天就重挫90%,目前股价只剩个位数。美国司法部9月12日宣布刑事起诉公司两名联合总裁,控状是涉及主谋炒高公司股价。

另外,过去几个月至少还有另外六起案件涉及中资企业,这些公司的股价约在5月冲高,过后在六月底至七月底之间崩盘,导致投资者损失近40亿美元。

这些案件当中,受害者通常都是经由社交媒体的广告被吸引到通讯软体如WhatsApp的聊天群组,群组中都会有一些自称财务顾问和投资者的成员,除了分享公开信息,也传阅私人信息。事实上,多数成员都是AI机器人。

当机器人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后,就会开始散布关于这些中国公司的信息,鼓动他们进场,推高股价。

美国监管官方今年来已采取相应应对措施。纳斯达克于9月初建议提高中资企业的上市门槛,包括公开招股规模提高至至少2500万美元,也考虑加速将市值跌至门槛以下的公司下架。

美国司法部也为此成立特别调查小组,它在3月份对一些来自马来西亚和台湾的人士提出刑事起诉,指他们涉嫌在2024年11月至今年2月间操纵一家中国上市公司——中国自由教育控股的股价,并冻结了一笔2亿1400万美元的资金。

格兰姆斯预期这类通过社媒窃取个人资料或投资诈骗的案件将由AI主导,而监管官方同样也会使用AI来对抗犯罪活动,“这场未来的战争将由好的AI机器人对抗坏的AI机器人,而最强的算法将是赢家”。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