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官方色彩的中国大陆首部潜伏台湾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在中国大陆国庆前夕、烈士纪念日(9月30日)开播,讲述当年中共潜伏在台湾的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案。
综合中新网、星岛网、《福建日报》等报道,《沉默的荣耀》首次以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是中国大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项目,获福建省电视剧创作生产专项扶持,也是厦门立项和出品的剧目;剧本由中国大陆国家安全部、国台办指导创作。
受访学者评估,这部剧的制作和推出,相信主要为迎合大陆观众爱看谍战片的口味,故事场景设在台湾,有助于加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一体感,在大陆能够发挥促进统一作用,但在台湾难产生类似效果。受访台湾学者则认为,这部剧不但无法起到对台统战作用,还可能引发台湾民众担忧,“共谍”是不是就在身边。
根据官宣,《沉默的荣耀》是首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题材电视剧”。
剧集于9月30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爱奇艺和咪咕视频开播,首播的实时电视收视率突破3%,取得佳绩。
剧中主角为代号“密使一号”的中共在台潜伏最高情报员、台湾的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由演员于和伟饰演。剧情围绕1949年吴石奉命赴台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展开,讲述他在台期间多次向中共华东局传递关键军事情报的故事。
吴石表面上是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暗地里为中共工作。他与中共华东局女情报员朱枫、国防部中将陈宝仓、副官聂曦等人紧密配合,在数月内多次传递绝密军事情报到大陆。
根据台湾的“国家人权记忆库”网站,吴石案之所以破获,是因为当时负责“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的蔡孝乾被抓而供出。
1950年6月10日,台湾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对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四人执行死刑。星岛网报道,1949年前后,按照中共解放台湾部署,1500余名干部秘密入台;1950年代初,超过1100人被国民党公审处决,当中包括吴石。
《沉默的荣耀》去年1月18日在厦门鼓浪屿正式开机。据报道,剧集很多场景不仅1:1复刻1949年基隆港与台北街头,电线杆标语都是书法家手写的民国简体字。剧中吴石的制服肩章、领章也严格契合1949年国民党军队编制。
星岛网的中国观察文章指出,过去北京对于在台湾的隐蔽战线斗争淡化处理,但近年渐趋高调。2013年12月,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落成,竖立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的雕像。
文章说,这次首次将吴石案以电视剧形式呈现,影响更为深远。在当前两岸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电视剧光明正大纪念为国家统一献身的英烈,‘促统’味道很浓”。“即使民进党现在正渲染中共渗透,大陆也毫不避讳歌颂视死如归的中共特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祁冬涛则向《联合早报》分析,谍战剧在中国大陆比较有市场,再加上台湾问题在大陆越来越受关注,对北京而言,此时推出这个剧很合适,也符合大陆强调民族大义、两岸统一的主旋律。
祁冬涛说,电视剧情节场景设在台湾,通过“我们有同志在台湾牺牲贡献”,可进一步强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一体感,在大陆确实能够发挥促统作用。不过,这种效果难在台湾产生,因为谍战片本身在台湾就不受落。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崑义也有同感。他说,台湾人比较喜欢看大陆无厘头爱情剧,大多数台湾人不喜欢看太政治性的剧目。
王崑义还说,让台湾人看谍战剧不但不会有统战效果,反而还会提醒台湾人,“第五纵队是不是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