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地缘政治冲突近年接连而起,台海情势走向备受关注,台湾政府主责两岸事务的大陆委员会官员星期五(9月26日)明确表示,北京在2027到2035年很可能发动全面对美斗争,而第一步就是剑指台湾。
自俄乌战争以来,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陆续爆发,外界对于台海情势也更加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对协防盟友态度转趋消极,近期甚至传出将调整国防战略,重心将更偏向国土安全,而非以应对中俄为优先,也被视为有利中国大陆武力攻台。
台湾陆委会副主任委员沈有忠星期五在台湾情治单位旗下刊物《中共研究》《展望与探索》杂志社与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合办的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
对于台海是否会爆发军事冲突,沈有忠首先提到,现在除了真正的军事冲突以外,各类非军事冲突都已在台海持续上演,且越来越严重。
沈有忠说,从2022年开始,北京开始着重“思想准备”,为了全面对外斗争做准备。
他指出,大陆近年频繁清洗军事将领,未必是因为这些人不够忠诚,而是无法贯彻全面对外斗争的任务。
沈有忠接着强调,基于料敌从严,台湾必须要小心的是,确实有诸多迹象显示,当大陆内部做好准备的时候,在2027到2032年将展开全面对外斗争,“或者(就是)我们讲的对美斗争;而对美斗争的第一步当然就是台湾,剑指台湾”。
在问答环节,《联合早报》记者追问,这是否代表台湾判定北京会在2027到2032年攻台时,沈有忠则说,对于大陆而言,发动全面对外斗争、对美斗争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我们知道,它有很清楚的条件论,第一个当它做好准备,第二个当它可以承担全世界对它的制裁的时候,它可能就会开始去走这步险棋”。
沈有忠强调,所以台湾要做的不是为2027年做准备,而是要让北京动武条件永远不会发生。但他忧心,当前台湾内部危机意识、敌我意识都不足,也不够团结,很可能让北京认为“好像台湾真的很好侵略”。
至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台海的影响,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则在同场研讨会上指出,对于特朗普而言,台湾问题依然与美中关系挂钩,但对台政策秉持“美国优先”思维,透过要求台湾增加军费与深化晶片产业对美依赖,达成美国的经济与安全目标;在军事防卫上则维持战略模糊。
他认为,特朗普明确地将安全防卫议题与贸易挂勾,这种一方面强化防卫承诺,另一方面又大打交易式外交的作为,大幅增加了美国的政策不确定,反而形成一定吓阻效果,让东亚地区有望经历一段时间的冷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