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新台币暴涨 货币体系重构的前奏?

亚洲货币出现罕见的同步大涨,其中,新台币星期一(5月5日)盘中一度大涨5%,创下逾30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也是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

过去一周,人民币、港元、韩元以及马来西亚令吉均对美元升值。这一整体波动与美元走软相关。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3%,三年来首次萎缩,增强了这一预期。投资者对持有美国资产的意愿正在减弱,衡量美元兑一系列货币实力的美元指数已跌至三年来的最低点。

在美元可能进一步贬值的预期下,拥有大量美元计价资产的台湾首当其冲。它也是全球美元体系波动下,首批出现反馈的“测试样本”。

台湾“暴雷”风险

市场观点认为,此轮汇率异动背后的主导因素,是台湾寿险公司因美元贬值预期急剧升温、被迫集体对冲美元敞口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反映台湾金融系统在美元贬值预期下的结构性脆弱。

彭博社报道称,由于上个星期五(5月2日)与星期天(5日)出口商纷纷将所持有的美元兑换成新台币,以及人寿保险公司对冲美元计价的投资组合,推动新台币汇率大涨。外汇交易员说,几乎没有迹象显示这种情况会立即扭转。

台湾寿险公司持有价值7670亿美元的外国资产,主要是美国债务,当美元兑新台币突然下跌时,对台湾的持有者而言,这些投资的价值将大幅缩水,因此需要进行汇率对冲。

分析认为,如果接下来台湾无法有效干预,寿险业会继续对冲其美元敞口,从而引发新台币进一步升值的螺旋效应。这不仅会损害台湾的出口竞争力,更可能导致寿险业面临严重的偿付能力危机。

台湾在野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星期二(5月6日)也指出,今年6月美国恐爆发债务危机,台湾外汇存底中有逾5000亿美元是美债资产,届时台湾可能成为受创伤最重的经济体之一。

除了寿险业和出口商在美元贬值预期下的对冲行为,市场也怀疑这轮新台币汇率飙升的另一推动力,是台湾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默许新台币兑美元升值。

“海湖庄园协议”真实存在?

台湾央行行长杨金龙星期一(5月5日)否认了这一猜测,称美国并未要求其调整汇率,还指新台币飙升是由投机造成的。他也说,海湖庄园协议是市场臆测。

但在发布会上,被问及台湾央行为何没及时干预时,杨金龙回答结巴,快20秒才回应是市场供需决定。相关视频在台湾社媒不断传播,引来批评,也给市场留下更多揣测空间。

台湾央行行长杨金龙答记者问时被指“狂结巴”、“支吾”,引发猜想。(台湾TVBS新闻截图)

至于台湾赖清德解释新台币上涨是因为经济形势向好以及外资超买台股,前立委郭正亮称,这一说法完全不成立。

赖清德在脸书上发布视频,澄清台美之间谈判并未涉及汇率。(赖清德脸书)

市场仍然聚焦“海湖庄园协议”。这一构想由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Stephen Miran)在加入特朗普团队之前提出,即通过其他国家货币升值,重塑以美元信用货币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为美国制造业重建竞争力。尽管从未实施,这却成为当前市场理解汇率变动的重要参照系。

摩根大通驻新加坡的全球外汇策略师桑迪利亚(Arindam Sandilya),对亚洲货币近期的走势感到有些震惊。他说,货币大幅同步升值,引发亚洲各国央行之间是否达成某种货币协议的讨论。

摩根大通的报告也称,像新台币这样的暴涨,几乎不可能在没有政策默许的情况下发生。

协助美元贬值 换取谈判

市场对“海湖庄园协议”的猜测,并非没有依据。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星期二(5月6日)说,亚洲货币近期走强,与中美有望重启贸易谈判有关,但也在于美国政府对亚洲国家施加了升值压力。

本届特朗普政府一贯认为,美元的估值过高,损害了出口商竞争力,导致贸易不平衡。美元走弱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增加出口优势,提升美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

路透社引述外汇研究机构佩珀斯通(Pepperstone)分析师韦斯顿(Chris Weston)称,市场认为,那些历来货币偏弱、汇率受管制的亚洲经济体,是通过“默许本币升值”来作为与美国谈判的“暗语”或交换条件。

“暗语”意味着不需公开干预。中国财经媒体华尔街见闻指出,当前亚洲经济体手中积累大量美元资产,政府只需“窗口指导”,提高企业的对冲比率或要求卖出美元,就能轻易推动本币升值。

文章也指出,亚洲经济体多年来通过贸易顺差积累大量美元,仅中国出口商就持有4000亿至7000亿美元资产,加上其他亚洲出口经济体的净国际投资头寸盈余,构成了巨大的美元回流、本币升值的压力。

这不仅正在改变亚洲本币汇率走势,也进一步动摇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新台币的异常走强,预示着美元将在关税影响下长期走软。美元的全球吸引力正在被重新评估,个人和企业会看到对美投资的减少、美国融资成本的上升。

中国出口商也不再认为美元或美国国债是贸易冲突中可行的避风港。彭博社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已经改变囤积美元的策略,转而青睐人民币。

不过,寻求美元贬值,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愿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拱手让人。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海湖庄园协议的核心目标是复兴美国制造业,巩固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但他认为,美国无法同时做到既提供全球流动性,又维持本国金融稳定。

他在文章中说,以海湖庄园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幻想,只会加速全球对美元体系的警惕与调整。“海湖庄园终究难有协议,但美元的世界或正在悄然改变。”

去美元化和人民币的机会

对中国而言,对美元升值将给出口带来进一步挑战,但美元信用下降,也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

此前市场猜测,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可能会容忍人民币贬值,以弥补关税带来的外贸损失。但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持续通过中间价调控,展现出“汇率稳定优先”的政策信号。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五一假期,离岸人民币大涨近700点。但中国人民银行星期二(6日)仍将人民币中间价定在7.2008,基本持平于节前水平。

彭博社引述交易员指出,北京维持人民币稳定的决心是一个关键变量。由于中国在地区经济中的影响力,人民币被视为区域汇率的“锚”,人民币稳定有助于避免亚洲其他货币出现剧烈波动。

没有资本自由流动的人民币,注定短时间无法替代美元。当前汇率的剧烈波动,更像是全球的一场货币重估和重构的序章。谁能成为下一个值得信赖的“锚”?或许还需要时间才能解答。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