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总统李在明星期六(8月23日)起访问日本和美国,分别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及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脑会谈。这一“先日后美”的行程极为罕见,被视为新政府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的首次重大考验。
至于李在明能否在韩日关系重建、韩美通商与安保谈判,以及韩美日三边合作上取得实质成果,引起关注。
韩国总统府表示,本周为巡访准备周,总统府将尽量减少公开行程,全力投入会谈筹备。
23日在东京举行的韩日首脑会谈,预计以重启穿梭外交为契机,议题涵盖战略产业合作、人才交流与国际标准制定。敏感的历史与出口管制问题将保持低调处理。
李在明上周五在光复节讲话中称,日本既是不可或缺的经济伙伴,也是必须正视历史的邻居。若双方能就强化韩美日合作发出明确信号,将成为后续华盛顿会谈的重要筹码。
至于2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将集中讨论通商与安保。美方要求韩国将防卫费分担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并推动同盟现代化,涉及驻韩美军职能调整和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等敏感议题。同时,特朗普已预告对半导体加征关税,并要求扩大韩国对美投资。为此,半导体、电池、造船、关键矿物等供应链合作,势必贯穿通商与安保两大领域。
观察人士指出,在乌克兰战争、朝俄军事合作加深及美中新冷战格局下,韩日提前协调立场,将有助于提升韩国在华盛顿的谈判空间,也有助于消解美国国内对李在明“亲中”倾向的疑虑。
为平衡对华关系,李在明还决定在24至25日期间派遣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率领的特使团访华,转交亲笔信并邀请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出席10月底在庆州举行的APEC峰会,释放不会忽视中国的信号。
在外交布局上,李在明18日内定前外长康京和为驻美大使、前驻越南大使李赫为驻日大使,正等待两国同意。
专家指出,韩美关系是外交安保核心,但若韩日关系不稳,基础也会动摇。不过,韩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仍可能成为韩日关系的潜在隐患。
舆论认为,此番先日后美的外交路线,既是为强化韩美会谈筹码,也体现了韩国在大国竞争格局中通过韩美日合作寻求战略平衡的实用外交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