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三年,一个曾被视为边缘的反对党在日本拥有248个议席的参议院中仅占一席。但在星期天(7月20日)的选举中,参政党成为日本选举中的大赢家之一,一举夺得14个议席。
参政党于2020年新冠疫情(COVID-19)期间成立,当时透过YouTube影片传播有关疫苗的阴谋论而获得关注。近年来,该党以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日本人优先”议题为政纲,警告所谓“外国人静默的侵入”。
参政党人气上升,反映日本社会对移民与过度旅游问题日益不安——这些议题亦促使执政党在选前数日成立新委员会加以应对。
不过,这些选举成果是否意味着日本正持续向右倾?
何谓“日本人优先”?

参政党于2020年初成立,当时透过一系列反疫苗及反口罩言论的YouTube影片,在保守派群体中引起关注。
该党于2022年选举首次赢得参议院一席,当时的竞选活动以“反全球主义”为主轴。支持者在集会上谈论一个由全球主义者与金融机构组成的阴谋集团,企图操控无权无势的民众。
在最近的选战中,参政党提出包括削减消费税和增加儿童补贴等民粹式承诺。但该党最为人熟知的,仍是其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日本人优先”政纲,反对移民。党魁神谷宗币曾表示,他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大胆政治作风”的启发。
参政党的主张吸引了不少年轻保守派网民支持,侵蚀了执政自由民主党(自民党)的保守派基本盘。
周末的选举结果亦突显出选民对自民党党魁兼首相石破茂的不满。面对经济逆风、生活成本危机及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石破茂未能有效提振民众信心。
神田外语大学日本研究所讲师杰佛瑞·霍尔博士(Dr Jeffrey Hall)指出,对更右倾政党的支持,正吸引保守选民离开自民党。
霍尔博士说:“对许多前首相安倍晋三的支持者而言,石破茂不够保守。他们认为石破在历史问题上缺乏民族主义立场,对中国的态度也不如安倍强硬。”
策略咨询公司亚洲集团(The Asia Group)日本团队副研究员西村凛太郎则指出,选民转向参政党及其他反对党,是为了“发泄不满,并向自民党表明,若背离过去坚守的保守理念,就要付出代价”,他并以岸田文雄政府通过的LGBTQ认知推广法案为例。
西村凛太郎说:“这一轮选举中反对党的成功,显示选民已对现状与建制政治感到厌倦。”
这一点亦反映在另一个小型反对党——中间偏右的国民民主党——的得票上。该党在星期天的选举中赢得16席,远高于之前的五席。
不过,尽管参政党在本次选举中有所斩获,但仍未达到在参议院提出预算案所需的最低议席门槛。而在权力更大的众议院中,该党仅拥有三席。
谁是神谷宗币?
神谷宗币现年47岁,曾是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党员。在2012年大选期间,时任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曾亲自为他助选——尽管他最终落败。
神谷于2020年3月创立参政党,并在2022年成为该党唯一一位当选的参议员。
这位前自卫队预备役成员曾公开表示,其政治理念深受特朗普影响,并多次抨击政治与金融菁英。
亚洲集团的西村凛太郎指出,神谷在竞选期间“经常发表煽动性与具争议性的言论”,因此引起关注。
他说:“他的言论透过社交媒体进行了非常有组织的传播。”

图像来源,Kyodo via REUTERS
神谷在鹿儿岛一场造势活动中表示:“在全球主义之下,跨国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改变了日本的政策。如果我们不抵抗这些外来压力,日本将沦为殖民地!”
今年稍早,他因批评性别平等政策而引发争议,称该政策会鼓励女性工作,从而阻碍她们生育更多孩子。
当被问及为何该党对男性特别有吸引力时,他表示可能是因为自己“热血”,并称“这样的风格更能引起男性共鸣”。
然而,西村指出,出口民调显示参政党的支持者并不仅限于年轻男性,而是在20至50岁的整体劳动人口中均有稳定支持。
他补充说,虽然男性选民略多,但并未出现“明显失衡”的情况。
在星期天的选举后,神谷誓言在未来选举中争取“50至60席”,以便“(参政党的)政策得到真正落实”。
他似乎亦试图淡化先前的部分言论,在投票后接受日本电视台(日本テレビ;NTV)访问时澄清,其民族主义政策无意“全面禁止外国人”。
日本社会为何对外国人忿忿不平?
截至2024年底,日本的外籍居民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80万人。据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统计,这一数字较前一年增加了10.5%,但仍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
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去年到访日本的外国游客人数也创下新高,达到约3690万人。
参政党利用社会对移民问题日益升高的不安情绪,将责任归咎于执政自民党,批评其政策导致外国人大量进入日本。
神田外语大学讲师霍尔指出,反移民言论常见于经济疲弱的国家。他补充说,“部分游客的不当行为与失礼举止”加剧了民众的不满,进一步塑造了“外国人问题严重”的印象。
霍尔说:“参政党正是抓住了这种对移民的不满情绪,以及某种程度上未必合理的感觉——认为外国人数量正在急剧上升。”

日本一向对移民持谨慎态度,但面对人口老化问题,政府近年已放宽移民法规,以补充劳动力。
部分日本民众对外国人涌入感到不满,并将犯罪率上升、物价上涨等问题归咎于外来人口。
选前不到一周,政府于上星期二(15日)成立新委员会,承诺将打造一个“与外国人有秩序且和谐共处的社会”,以缓解民众忧虑。
但这项举措似乎来得太迟——参政党的崛起可能标志着日本政治格局的转变。
霍尔说:“多年来,人们一直说日本没有民粹右派,或极右民粹政党。但我认为这次选举结果证明,这样的可能性在日本确实存在,而且可能会持续下去。”
不过,亚洲集团的西村凛太郎指出,民粹政党在日本政坛要稳固立足“一向非常困难”,原因在于选民“善变”。
“如果选民发现自己支持的政党未能达成期望,他们会回归既有选项,或转向新的替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