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美中经贸官员下周瑞典谈判 或探讨延长关税暂缓期

(华盛顿 / 莫斯科 / 香港综合电)美国财长贝森特说,美中经贸官员下周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第三轮贸易谈判,双方可能探讨将8月12日到期的关税暂缓期延长。

贝森特周二(7月22日)接受福克斯商业(Fox Business)访问时说,中美的关税停火协议8月12日结束,“我下周一(28日)及周二将在斯德哥尔摩与我的中方对等官员会面,到时我们将探讨可能将这个期限延长”。

他也透露,两国新一轮谈判将触及更广泛的课题,包括中国持续购买被禁运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

贝森特早前在周一(21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访问时已称,中国“不幸地,是被制裁的伊朗和俄罗斯两国石油的非常大买家”,并重申特朗普总统上周对俄罗斯发出的威胁,“任何国家购买被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将面对高达100%的二级关税”,他还呼吁在制裁俄罗斯课题上“高谈阔论”的欧盟坐言起行,跟美国一起施行二级关税。

贝森特也说,中美接下来也将探讨中国如何对贸易顺差进行“庞大的再平衡工作”。他说,中国已占据全球30%的出口,不应再扩大,而是须缩小。“即便美国对中国商品筑起关税围墙,中国丝毫没有减产。这些商品现在流向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有全球南方国家,在这些市场泛滥。”

莫斯科不排除 普京与特朗普9月北京会面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周一说,如果普京与特朗普同时在9月访问北京,不排除两人会晤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安排与领导人进行三方会谈。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证实,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将访问中国,参加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活动,但未听说特朗普是否也计划赴华。”如果特朗普到时候也在北京,我们不能排除(两人)举行会面的合理问题将被提出。”

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与普京至少通话六次,但他最近多次对普京不结束俄乌战争表示不满。克里姆林宫表明支持双方举行面对面会谈,但须精心准备才能取得成果。

《泰晤士报》上周报道,北京有意促成特朗普与普京在华会面。

分析:特朗普围堵中国转运若奏效 70%中国对美出口受打击

彭博经济的最新研究指,特朗普通过贸易伙伴在全球供应链全面针对中国出口的策略,可能冲击中国对美大量出口,削弱中国的增长动力。

根据彭博经济数据,中国通过墨西哥和越南等第三国运往美国的商品,占总额的比重从2017年的14%大增至2023年的22%,这反映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后,中国已加速依赖第三国制造成品或组件运往美国。

彭博经济分析师舒畅、萨杰迪和曲天石周二(22日)发表报告研判,如果特朗普通过更高关税或供应链条规来针对中国转运商品的策略奏效,高达70%的中国对美出口将受打击,相当于中国逾2.1%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如果这些限制条例影响到其他国家继续跟中国通商的意愿,还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更多破坏。

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主要转运站包括墨西哥、越南和欧盟。特朗普本月早前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的贸易协议,对经由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倍征收40%关税,他发给欧盟、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关税信函也有类似说法,但未定下税率;美国与英国5月达成的贸易协议,也针对关键领域的供应链安全和所有权制定条规。

不过彭博经济分析师也指出,美国政府对本土商品的定义仍模糊,鉴定程序也缺乏细节,能多严格执行策略仍不明朗。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