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国收到特朗普关税警告信 亚洲国家首当其冲

14个国家收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的高税警告信,亚洲国家首当其冲。他要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孟加拉等10个亚洲国家和另四国,尽快与华盛顿达成贸易协议,否则从8月1日起将面对至少25%的高额关税。

分析指出,特朗普的最新动作除了较明确反映出美国试图在亚太经贸中挤压中国之外,整体战略思路并不清晰,全球关税阴霾在8月1日以后仍不会明朗化。

特朗普周一(7月7日)致函的14个国家,亚太区占10个,包括美国的两大盟友日本和韩国,六个亚细安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以及孟加拉和哈萨克斯坦;其他是非洲的南非和突尼西亚,以及东欧的塞尔维亚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这批信函基本上将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的期限,从7月9日展延到至少8月1日。特朗普在社媒平台Truth Social放上各国的新税率,多数与他4月2日宣布的差不多。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周一透露,特朗普接下来几天会发出更多信函,未来几周会根据各谈判进展,再对贸易伙伴设定对等关税率。

不过,对于实施新关税的期限会否再展延,特朗普的立场反复。他周一签署行政命令后,记者问他8月1日的期限是否确定不改时,他说“不是100%肯定”,并称“如果贸易伙伴向我们提出不同的献议,让我觉得不错,我就会接受”。

可是他周二(8日)一早又在社媒发贴文说,新税率的生效日不会改变。他写道:“所有款项须于2025年8月1日起支付,不予展延。”

尽管先收信的以亚洲国家居多,但受访学者不认为这意味着特朗普有什么深层的逻辑。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法塔斯(Antonio Fatas)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白宫要跟这么多国家达成协议本来就不可能实现,如今是陷入了一种惊慌和不确定的境地。特朗普便挑几个亚洲国家,再加上其他几个国家,目的是通过发信放话,要大家快点达成协议。“这些国家应该都是在谈判中,不愿像英国或越南那样快速签署没有细节的协议。”

学者:美国施压各国缩减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奥尔森(Stephen Olson)也说,无法从特朗普的首批发信名单组合中看出清晰的逻辑。他指出,特朗普现在将期限延长了,对于是否会再延长也含糊其词。“特朗普不断移动龙门,绕过了一个又一个期限,是不是会让各国开始质疑谈判的意义?”

奥尔森认为,特朗普新动作送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信号。“美国准备通过贸易谈判向各国施压,要它们缩减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这无疑会延烧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谈判,也显然会影响中国与第三国之间的关系。”

例如,收信的亚细安六国就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深厚。奥尔森说:“几乎可以断定,特朗普政府会要求任何它认为涉及转运中国商品的国家,接受类似美越协议的转运贸易条款。当这些国家被逼紧了,多数会接受美国的要求。”

根据特朗普上周宣布的美越协议,经由越南转运到美国的第三国货品将被征关税40%,比越南商品的20%高一倍。

日韩是美国首发名单上分量最重的贸易伙伴,意味着它们不大可能在近日与华盛顿达成协议。

特朗普写给日韩领导人的信函措辞几乎完全相同,他说:“请理解,25%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消除我们与贵国贸易逆差所需的水平……如果你基于任何原因决定调高关税,那么你们选择调高的税率就会加到我们征收的25%之上。”

美国前代理副贸易代表卡特勒认为,特朗普这样的信函内容让他国心寒。“日韩都是美国在经济安全事务上的亲密伙伴,两国企业近年来也在美国制造业做出显著投资。”

法塔斯预测,日韩不会轻易屈服,接下来还会争取把关税水平推回到4月2日以前。“它们比其他小国如越南有实力,美国也必须灵活伸缩。”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