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综合讯)美国博物馆向中国归还战国时期的文物。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表示,文物回归为增进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也说明两国能携手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当地时间星期五(5月16日)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返还战国时期楚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交接仪式当天上午在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仪式上说,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因民族弱乱而远离故土,正随着民族复兴而踏上归途。
他说,中共十八大以来,2000多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怀抱。中美成功实现约600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
谢锋也说,帛书回归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增进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
“子弹库帛书成功返还的佳话告诉我们,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对话、推进合作,双方就能够携手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帛书是写在丝帛上的书籍或文献。包含《五行令》《攻守占》在内的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1946年流失美国,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帛书,也是目前仅见的战国时期帛书,约有2300年历史。
央视新闻去年报道,这两卷帛书1942年遭盗墓出土后,落在中国文物收藏家蔡季襄手中,后被曾在长沙任教、战时从事情报工作的美国人柯强以拍照为借口骗取,然后把楚帛书托人直接带去了美国。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回归中国的《五行令》《攻守占》为第二、三卷, 内容分别是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第一卷《四时令》仍被美国赛克勒基金会收藏,中国文物局表示将继续推动第一卷早日回归。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