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近日大打出手,互用战机、导弹、无人机等武器攻击对方目标,局势一度失控。双方也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军火成为这次印巴交战的大赢家,尤其是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机、预警机和防空导弹等装备,在交战中大出风头。

5月7日,印度出动多架战机对巴基斯坦境内多个目标进行打击,巴基斯坦多架战机也升空迎战。5月8日,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达尔在国会发言时称,巴国战机击落了印度三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我们出动的是歼-10C,这些都是在与中国合作下获得的战机。”

尽管印度官方没有证实巴方的说法,但路透社5月8日引述两名美国官员称,在7日的空战中,一架由中国制造的巴基斯坦歼-10战斗机成功击落了至少两架印度军用飞机,标志着中国先进战斗机取得“重要里程碑式”突破。

报道引述一名匿名美国官员表示,美方高度确信,巴基斯坦空军用中国制造歼-10战机向印度战机发射了空对空导弹,至少击落了印方两架战机。另一官员补充说,被击落的战机中至少有一架是法国“阵风”战斗机。

路透社还引述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军用航空高级研究员巴里(Douglas Barrie)说:“中国、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空战领域相关人员,都迫切希望尽量多了解有关战术、技术、操作程序,以及使用了何种装备、哪些装备有效、哪些无效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香港《南华早报》5月8日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副研究员巴希特(Abdul Basit)说,若巴方说法属实,关于中国战机与法国最先进战机之间性能对比的讨论或将尘埃落定。

中国网络舆论则普遍采信巴方的说法,认为印巴空军5月7日交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远程空战,而歼-10C用2015年生产的PL(霹雳)-15E导弹击落法国先进的“阵风”战机,打破了国际舆论长期以来对中国军工产品的轻视,对提升中国军事威慑力、提振中国军工产品出口大有裨益。

巴基斯坦空军自2022年3月接收首批六架歼-10CE战机,目前已有20架歼-10CE服役,还有上百架中国与巴基斯坦联合生产的“枭龙”系列战机。

由成都飞机公司研制的第四代歼-10系列战机已服役超过20年,虽然还是中国主力战机之一,性能却远远比不上中国第五代机歼-20、歼-35,也比不上歼-16、歼-15等第四代重型战机。歼-10系列战机甚至被一些中国军迷戏称为“牛夫人”,近些年在珠海航展也常常被摆放在不大起眼的位置。

而且,作为出口版的歼-10CE及其装配的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性能多少受到“阉割”。即便如此,歼-10CE在这次印巴冲突中也大放异彩,展示出比印度空军最先进的“阵风”战机更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

中国军事学者认为,歼-10CE能击败“阵风”,主要因为该机雷达、火控以及弹药系统经过改进升级,单机作战能力大幅提升;“阵风”战机由于在满足海军和空军不同需求时进行了权衡取舍,单机性能与专注于制空作战的歼-10C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霹雳-15E导弹射程可达160公里,而“阵风”战机携带的“米卡”和“流星”导弹射程不如霹雳-15E,使得巴方战机能够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和先敌毁伤。

同时,巴军以中国制造的ZDK-03预警机为核心,整合歼-10C、红旗-9防空导弹与数据链,形成对印军“单向透明”的体系优势。通过远程侦控,巴方能够在“阵风”战机起飞时就及时发现并锁定目标。这次印巴空战表明,现代空战已进入体系化时代,胜负不再取决于单机性能或单项指标的优劣,而取决于整个作战体系的综合能力。

这次印巴空战无疑是对中国军工产品一次影响深远的免费广告。与中国工业产品畅销全球相比,中国军工贸易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据世界武器交易研究所统计,2024年中国武器出口金额32.16亿美元,全球占比不过2.88%,不仅远逊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传统武器销售大国,甚至不如韩国、瑞典、以色列、挪威等中小国家。

中国军火出口不佳,除受地缘政治针对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武器尤其高科技武器长期缺乏实战检验,没有令人信服的战绩。此前中国武器即便参与实战,也基本都是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被落后国家使用,无法展示中国军工的实力。

歼-10CE等高科技中国武器在这次印巴交战中的亮眼表现,将使中国军火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和信任,有助于推动中国军火出口。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