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两国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之际,美国新任驻中国大使珀杜(David Perdue)抵京履职。受访学者分析,珀杜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系紧密,可能更好起到桥梁沟通作用,珀杜的商界背景,也可能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改善。
今年76岁的珀杜去年12月获特朗普提名,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美国参议院今年4月通过这一提名后,珀杜星期四(5月15日)飞抵北京履职。
珀杜是经特朗普提名、到亚洲上任的第二位美国大使,也是中美建交以来上任时年龄最大的美国大使。在他之前,美国新任驻日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已于上月到日本上任。前任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则于今年1月离开中国。
珀杜星期四在社交平台X上贴出在使馆前的自拍照,并称已准备好开始工作,“让美国更安全、更强大,更繁荣”。他隔天(16日)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递交国书副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四(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北京愿为珀杜来华履职提供便利。林剑重申,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一以贯之,“也希望美国和中国相向而行”。
与外交经验丰富的伯恩斯不同,珀杜有40多年的商界背景,曾在法国、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地居住,担任过运动品牌锐步(Reebok),以及美国连锁零售商店达乐公司(Dollar General)的行政总裁。
珀杜2014年步入政坛,2015年至2021年担任佐治亚州参议员,但2022年竞选该州州长失利。2018年和2019年,珀杜曾率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会见时任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刘鹤。
一般认为,珀杜担任美企高管时,曾是全球自由贸易的拥护者。但步入政坛后,他开始对华转向鹰派,对中国和中共持批评态度,包括称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为“现代皇帝”,指北京想“摧毁资本主义和民主”以及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学者:能否务实处理对华关系是珀杜挑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尤其是双方商业信心低落的时候,这样一位相当熟悉商业环境的人代表美国出使中国,在处理中国事务时相信会“非常有经验,且值得信赖”。
骆明辉认为,珀杜曾多次谈到中国给美国带来的挑战,说明他对两国关系有很好把握,“肯定不是外交方面的新手”。
至于珀杜与特朗普的关系,骆明辉分析,两人关系的紧密程度,意味着珀杜能以相当权威的方式代表华盛顿和特朗普发言。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受访时也认为,必要时,珀杜能与特朗普进行直接接触,更好地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这对处理非常棘手和复杂的中美关系非常重要”。
吴心伯同样认为,珀杜对经贸问题比较熟悉,可能推动改善中美经贸关系。
至于珀杜下来面临的挑战,吴心伯研判,一是他能否以比较务实的态度处理对华关系,而不是完全以华盛顿为中心;二是他能否将中美经贸关系放在国际大环境下思考,而不是采用过于狭隘的观点。
吴心伯说,目前中美政治互信非常低,怎样推动两国建立互信、减少信任赤字,这些虽然不是大使要单独面对的课题,但也是他面临的挑战。“中美经贸团队已经开始接触了,但外交和安全团队还没有实质性接触。这也是他作为大使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