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举行的贸易谈判已于星期六(5月10日)结束首日磋商,预计将在星期天(11日)继续进行。
法新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星期六在瑞士日内瓦,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闭门会谈,试图缓和因华府近期加征高额关税所引发的紧张局势,这也是两国首次就关税问题重启正式对话。
新华社评论称,此次会面是“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一步”。 会谈于星期六上午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瑞士常驻代表官邸展开,地点是一栋坐落于日内瓦湖左岸、毗邻公园的低调别墅。官方暂未披露会谈细节。 自年初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实施一系列关税举措,使累计税率达145%,部分产品总关税甚至高达245%。作为回应,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最高达125%的报复性关税,双边贸易几近陷入冻结。 就在谈判前一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是合理的”,暗示可能考虑下调税率。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随后对媒体说,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解决方案”“希望缓解局势”。 不过,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强调,美国不会单方面减税,前提是中国必须作出相应让步。
但分析认为,即使关税降至80%,对多数企业而言依旧“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因此减税更可能是一种象征性姿态。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赖因施(Bill Reinsch)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并不好。我们彼此加征的关税已达到足以阻断贸易的程度,双边关系正在持续恶化。”不过他也认为,“能举行会谈就是一个好迹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徐斌说,这场会谈的最大意义在于“表明双方仍愿保持沟通”,这是在当前局势下尤为重要的一点。他指出,“中国是唯一一个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对等反制的国家”。
贝森特此前表明,此轮谈判重点并非与北京达成“全面贸易协议”,而是寻求“局势降温”。中方则坚持要求美方先行取消关税,并重申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新华社于星期天凌晨发布评论称,“贸易战和关税对抗没有赢家”。
会谈前夕,中国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尽管受贸易战影响,4月出口额依然意外增长。分析指出,这一趋势或归因于中方企业将部分出口转向东南亚,以规避美方关税。
就在中美磋商启动前两日,特朗普宣布已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这是他自发起新一轮全球关税攻势以来与首个国家达成的协议。
据报,这份具象征意义的意向文件显示,美方愿意在特定领域为盟国提供关税减免,涉及产品包括英国汽车、钢铁与铝材。作为交换,英国则同意进一步开放其农产品市场,允许美方牛肉等农产品进入。
尽管如此,大部分英国产品仍需缴纳10%的“基础关税”。白宫说,税率也将适用于其他国家,特朗普“仍致力于保留”这一基准。
不过数小时后,特朗普又暗示不排除调整空间。他说:“若有国家能为我们做出非凡之事,那当然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