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杰:放眼长期投资机遇

推动市场的力量已超越周期甚至结构性的波动,它更动摇全球投资环境的根基。国际投资的规则正在大改写。

今年是新加坡60年国庆,我们谨记GIC的创始使命:为新加坡今世后代谨慎投资储备资产。今时今日,这项责任尤显重要。

近年的年报中我反复提及一个主题是,投资者正置身于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与深远的变革中。去年,我也分享一个应对变化的框架——区分周期性、结构性和根本性。一年过去了,这些力量愈演愈烈,愈难预备。

我们依托两大核心策略应对:自上而下的投资组合构建和自下而上的资产选择。我们强调谋多元布局之势,行精耕细作之实,施敏应捷变之为,投协进共益之资。GIC坚持长期主义,避开永久性损失,尽量做足准备,应对未测之变。

在2005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20年间,我们投资组合的年化美元名义回报率为5.7%。抵消全球通胀后,年化20年实际回报率为3.8%。尽管近年来有诸多市场更动,我们的长期回报依然保持稳定。

经济增长、通胀和利率的周期变动持续影响市场。近年来这些因素波动加剧,并与更深远的力量交织。它们将带来长远的后果。

我们将这些力量分为两类:结构性和根本性。两者都可以是长期的变化,但对体系的影响大不相同。结构性变化在现有体系内演绎——它们通常较易解析。然而,根本性变化则改变体系本身,挑战固有认知,对投资组合构建和管理有着根本性的冲击。

结构性变化包括公共债务上升、人口结构改变、全球储蓄与支出之间的不平衡加剧,以及技术应用的差距扩大。它们正在改变跨境资本流动,拉大各地区生产力的差别,并影响长期回报。

根本性变化更深远,它动摇曾以自由贸易、资本流动和制度公信力为根基的战后世界秩序。它也颠覆关于避险属性、流动性和大类资产相关性的一些固有认知。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现在直接而实时地影响着投资环境。

在日益动荡和分裂的贸易体系中,国际政策可以迅速逆转优势,提醒我们当下的赢家可能不会一直保持领先。类似的分裂也正在资本市场中出现。金融体系按照地缘政治阵营分裂,大大增加跨境投资的复杂性。

最后,人工智能(AI)发展和气候变化也正重塑着经济运行、资本部署以及未来价值创造的方式,加深未来的改变。

避开永久性损失

面对深刻变革,人们或热衷追逐短期热潮,或在未知面前退缩。在GIC,我们切记勿犯,时刻提醒团队专注于长期价值,强调避开永久性损失。我们采取逆向思维,也就是研究导致永久性损失的常见原因,以更好地避开它们。历史上,这种损失通常源于企业基础薄弱、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出售、受外部冲击,甚至欺诈。我们的投资法则旨在防范这些损失。

不那么明显但同样有害的是支付过高买价。像19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泡沫、2000年代初的纳斯达克崩溃,以及周期性泡沫破裂的网红股,都说明估值过高的风险。长的投资期在这些情形中作用甚微。即使资产价格最终恢复,时间成本或已过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价格上保持纪律。

在自上而下方面,我们专注于以多元化投资的方式,收获承担长期风险的回报,即构建一个能够承受市场压力、适应周期和长期性变化,并随着时间推移拥有复利增长的、有弹性且灵活的投资组合。虽然集中的曝险可能在短期内表现优越,使多元化投资看起来成本高昂,但多元化对长期投资组合的韧性至关重要。GIC在资产类别、地域、行业和时间上进行多元化部署。例如,在非公开市场中,我们将投资分散在多个年份——称为时间或年份多元化,以避免投资过度集中于任何单一时间段。

在前所未有的变化中,仅仅依靠多元化远远不够;我们还须要精细化和灵活性。精耕细作使我们能够更精确。比如在宽泛的主题,例如AI或气候中,各个价值链中的投资机会差异显著。我们须要细分出可投资的部分。例如,在AI中,我们区分晶片制造商或数据中心提供商等的推动者、云平台和软件公司等的商业化者,以及将AI集成到运营中的应用者。这样做使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投资。

同样,在气候方面,我们注意到在电气化、能源提效和气候适应中的长期机会。然而,在风险、政策背景和市场相关性等的维度上,这些投资机会有所差异。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指数级的需求增长和不断出现的供应中断,让投资者重新关注能源安全和可负担性。这一转变导致更多分散的投资趋势,每个国家都在制定适合自己的、安全的、可负担的能源发展规划。这再次须要更有针对性的投资方法。

同时,保持灵活能确保我们在这些趋势变化时果断行动。在动荡的市场中,当市场参与者被迫买卖时,资产会被错误定价。通过保留流动性和灵活性,我们可以在其他人无法回应时做出回应——无论是在银行贷款紧缩期间的私人信贷市场,还是在投资者以折扣价出售换取流动性的二级市场。

识别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此外,灵活性也能为我们更早识别被低估的主题。比如说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响应中一个重要但过去被忽视的部分,随着物理风险的上升变得越来越紧迫。它正在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需求,和跟脱碳并行的补充投资主题。GIC研究估计,气候适应解决方案的投资价值,将从今天的2万亿美元增长到2050年的9万亿美元,其中3万亿美元源于全球变暖带来的额外增长。这为既有方案(如耐候建筑材料)和新兴技术(如天气智能)都带来机会。

GIC与伙伴合作茁壮成长。我们相信应对不确定性更需要深厚、稳健的合作关系。许多人将投资视为零和游戏,我们则注重价值共创,秉持公平、友好和坚定的心态,与所有合作伙伴合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像投资资产一样投资于合作关系,立足长远。我们在全球40多个市场的业务布局和成就验证这一承诺,我们可以提供实地见解并建立可信赖的、持久的合作关系。

我们注重机构组织的能力。技术整合运用须要各层级协同努力。像许多公司一样,GIC正在积极构建AI能力。这包括在内部审计中,利用AI检测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异常,自动分析大量和多样化的数据集,以识别风险变化和重点领域。

我们也在投资过程中采用AI技术。我们输入40多年的历史投资数据,开发一位虚拟投资委员会成员。这位成员利用GIC的机构知识储备,实时提出问题,挑战假设并提出独立见解。

GIC的韧性根基,深植于一代代领袖的共同努力。我向钟哲雄博士表示衷心感谢。他在GIC任职27年,其中近10年担任集团首席投资官(Group CIO)。在他的领导下,GIC应对复杂市场,创新性地提升投资组合抗风险的能力。我们也欢迎杨健明先生担任我们新的集团首席投资官。杨健明在GIC任职20多年,拥有丰富的权益和固收投资经验,他将引领跨资产综合策略。我们期待从他的视角与经验中获益。

我还要向我们的前高级董事总经理林其宗先生和郑林福先生表示深切感谢,他们分别在GIC任职38年和30年,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也引领指导新生代的领导者。我们会珍视他们传承下来的的指导。

最后,我要感谢洪荣兴先生,他在GIC任职多年,包括担任基础设施首席投资官八年间的杰出贡献。他的继任者是温振豪先生,我相信他将把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5年可能是市场,乃至整个历史进程的转折点。“有时几十年什么事都没发生,有时几周却发生了几十年的事”。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

尽管投资的环境日益复杂,以诚信为锚,远见为光,谨慎守护管理新加坡储备资产,依然是我们的核心使命。

作者是政府投资公司(GIC)首席执行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