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中美在香港斗而不破

曾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政治部主管的伊珠丽(Julie Eadeh),今年7月初突然被传将接替离港赴北京工作的梅儒瑞,出任新任驻港澳总领事,在香港政界引起了一阵热议。不过这则小道消息炒作几天后,很快就平息了。

时隔一个多月,我8月底参加某国驻港领事馆举行的国庆酒会,遇到一位外交官朋友,他告诉我:“伊珠丽今天已经上任了。”

“真的么?”印象中没有看过相关报道,第一时间对这个消息抱有极大疑问。回家后打开电视看晚间新闻,刚好在说美国驻港总领馆网站宣布伊珠丽当天抵港履新,出任美国驻港“一把手”。

这令我惊叹外交界圈子的消息果然灵通。只是想不到伊珠丽履新不到一个月,就在香港掀起了一股风波。

据香港媒体报道,伊珠丽最近举行两场招待会邀约一些新知旧雨相聚,当中除了香港前民主党主席刘慧卿,久未露面的政务司前司长陈方安生也罕有现身。事件曝光后,随即引起建制派阵营高度关注。

伊珠丽是在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出任美国驻港外交官,曾被拍摄到与民主派的黄之锋、罗冠聪在金钟一家酒店会面,被中国官媒点名为“颠覆专家”。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当时也发表声明,不点名说美领馆官员接触“港独”组织头目,紧急约见美领馆高官提出严正交涉。

今年85岁的陈方安生,曾任港府二把手,过去十多年一直和官方唱对台戏;2019年修例风波前夕,她更与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人到美国会晤副总统彭斯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被建制派喻为“乱港四人帮”之一。近年陈方安生宣布退出政坛,已甚少露面。这次她与伊珠丽见面,被不少建制派人士质疑是要重操“干预旧业”。

建制派阵营连日来除了向两人发起舆论战,多批市民也前往美国总领馆门外抗议,谴责伊珠丽“勾结”陈方安生,直指行为可耻。有人则在媒体撰文,声言陈方安生有黑材料,例如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夕“金盆洗手”,之后便全面龟缩;一些涉及她的悬案至今未解,其中之一是她曾收取黎智英巨额捐款,一直去向未明。

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官网在9月26日深夜发布一则消息,披露9月23日特派员崔建春接受伊珠丽的到任拜会。崔建春当时要求伊珠丽以符合外交官身份的方式在港履职,“不得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为中美关系、港美关系发展和香港繁荣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被视为官方官媒的《大公报》,9月27日接力发表评论文章,形容公署的相关内容仅百余字,却传递出清晰且强烈的信息,极具针对性和指向性,就是:提警告、划红线。如果伊珠丽还有最基本的外交常识,就应该听得明、听得进,以实际行动表现诚意,否则必将遭到严厉反制。

回顾2019年,香港爆发史无前列的反修例运动,社会秩序陷入大混乱、市民生活备受困扰。这个惨痛的教训促使北京下定决心,实施《香港国安法》,要彻底断绝民主派阵营和外国势力的互动。

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香港的安全环境过去几年已得到大幅改善,港府正全力拼经济。伊珠丽甫抵港,便疑似和陈方安生“旧情”复炽,难怪引起建制派警惕和不满。

实际上,自从2019年反修例运动后,香港和美国的关系一直欠佳。美国政府在2020年6月《香港国安法 》生效后,宣布制裁多名香港官员。港府也不给美国面子,每年只派级别一般的官员代表出席美国国庆酒会。

前段日子更有消息指,建制派的对外联络工作规定又再收紧,凡涉及与欧美国家领事或官员的会面、聚餐、研讨会等活动,均要事前向相关中央驻港机构报告。

然而,虽然近年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两国在经贸、芬太尼等问题上仍有“务实”合作,营造出一种“斗而不破”的氛围,在香港领域也是如此。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四条明确要求:派遣国在任命大使前,须将拟议人选通知接受国,征得其同意。香港虽然只是领事馆,也遵守这一规则。北京官方早前“开绿灯”,同意伊珠丽这位“颠覆专家”赴港担任美国总领事,某程度上可以视为向华府释出善意,也一早有和她长期斗争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可能会实现面对面会晤。由于国家元首掌握着国家权力,他们直接交谈,有助双方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增强国家间的相互谅解,成为今年中美政府最重要的一件外交大事。

不难想象,在“习特会”前夕的这段日子,中美政府都会努力克制,为领导人会晤创造良好环境。香港建制派点名狠批后,若伊珠丽收敛一下言行,该起风波估计很快就会过去,中美继续在香港“斗而不破”的局面。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