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应前特首梁振英的质疑时说,香港抢人才计划推出至今已有超过22万名人才抵港,多亏有这些人才,香港住房空置率才大致保持平稳。
孙玉菡星期五(8月8日)在劳工及福利局官方脸书页面发表题为《以数据说话 招揽人才效益显著》的贴文时写道,为应对人口高龄化带来的人力需求挑战,本届香港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了一系列抢人才措施,截至2025年7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约51万宗申请,其中约34万宗获批,超过22万名人才已抵港。这些措施推出将近三年,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也刚迎来第一批的续签申请,港府将在未来两星期内公布相关统计数字。
他介绍,抢人才措施推出后,外来人才陆续抵港,部分更携同家眷赴港落户。以高才通为例,从2023年初到2025年6月底,已有逾10万名受养人抵港。这些生力军落户香港,扭转了本地劳动人口疫情期间的跌势。新赴港的人才大多处于工作年龄,正值打拼黄金期,有助补充本地劳动力。
谈到人才落户就业情况,孙玉菡说,人才落户也为香港带来不少经济贡献。大部分到港人才已在香港成功就业,他们主要投身金融、创新及资讯科技和商贸等行业,这些均是香港的关键产业。
孙玉菡提到人才的居住情形时称,很多市场分析指出,外来人才带动香港住屋需求,2022年12月至2025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数累计上升逾一成。
至于为何外来人才有住房需要,住宅物业空置率未出现下降,孙玉菡解释,香港近年正面对人口老化挑战,去年20至34岁年龄层的人口约为115万,较10年前下降约24万。这个年龄层的香港人普遍随着就业以至结婚而离开父母另置居所,是住宅物业市场的重要客源,而这一年龄层人口下降,本该导致住宅物业需求减少,所幸有抢人才措施带来新客源,空置率才大致平稳,可谓“幸保不失”。
梁振英星期二(5日)在个人脸书发文称,港府透露,截至6月,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收到共50万份申请,当中33万宗已获批,22万名人才及其家人已抵港,超出政府原本目标。
他称,去年底,香港政府差饷物业估价处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有5万7000个空置的私人住宅单位。过去五年,全港私人楼宇的入住量没有多大变化,维持在每年两万个以下,说明绝大多数人才家庭没有落户香港,而是拿了身份证后全家返回中国大陆。